(来源:长城证券产业金融研究院)

行 业 动 态 点 评

机械

人形机器人板块催化不断,研发+政策齐促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近期,机器人板块迎来多重催化:

产品端:海内外多个产品实现新进展,我国首台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发布。例如:1)特斯拉 Optimus实现自主导航新突破:10月17日,特斯拉Optimus展示了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在自主能力上的重大提升。擎天柱的行走变得更加自信,可自主探索看不见的空间,并使用运行在其计算机上的神经网络,避开人群和障碍物,同时捕捉特定于其环境的视觉线索,还能准确定位并导航至最近的充电站;2)波士顿动力 Atlas进驻工厂:继 4月宣布人形机器人Atlas 全面电动化之后,波士顿动力10月30日宣布Atlas已进驻工厂,在一个工厂区域,人形机器人Atlas能自主搬运汽车发动机部件,并调整放置位置。波士顿动力声称Atlas完全依赖于机器学习算法,没有任何预设或远程操作的行为,即实现完全自动化;3)众擎发布全新通用人形机器人SE01:众擎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SE01于10月24日发布,其主定位为工业机器人,身高170cm,体重约55kg,共32个自由度,关节最大扭矩330N·m,常态行走速度达2m/s,可实现上下蹲、俯卧撑、转圈走、抓取、跑跳等动作,运动性能媲美国际运动健将。公司计划将售价在15-20万人民币(2-3万美元),计划在2024年结束前完成所有矩阵产品设计与研发,2025年进一步聚焦具身智能板块;4)我国首台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发布:10月28日,成都造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Konka-1)发布,其是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以产业化目标为导向的产品,零部件60%来自成都本地企业。该产品号称目前是“国内唯一、全球唯三”拥有人形机器人“最强大脑”的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创造多项纪录:全球最轻量25公斤整机、最大负载5.5公斤、全球最高负重比0.22、全球最长续航时间8小时。

政策端: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政策,地方产业集群或加速构建。继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后。10月重庆市经济信息委、市教委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重庆市“机器人+”应用行动计划(2024—2027年)》,《行动计划》提出了五个重点领域:制造业、农业、智能建造、公共服务、特种应急,目标到 2027 年,机器人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机器人典型示范应用成效显著。聚焦机器人应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机器人关键技术,开发一批机器人中高端产品,引育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提供一批机器人创新应用解决方案,推广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推广一批“机器人+”试点区县。

资本市场端: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持续受关注,10月融资事件不断刷新里程碑。根据来觅数据的统计,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持续吸引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2024年前三季度共10家企业,11次成功获得亿元级别及以上的融资。10月融资事件持续刷新里程碑,例如:1)灵生科技:10月28日消息,专注具身智能的北京灵生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容海色、万物为创投、夸克电力。融资资金将用于灵生类脑产品线研发;2)知行机器人:10月29日消息,知行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于近期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诚美资本与中关村智友科学家基金联合领投。融得资金将用于公司核心产品及系统的研发、拓展及推广。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正处于从"0-1"向商业化落地"1"的加速推进阶段,而政策层面的持续利好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成熟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尽管目前市场对机器人商业化的时间节点的判断仍存在一定的博弈,但随着行业领军企业的积极布局以及研发进度的显著加快,产品定点、供应链确定等关键步骤正在稳步推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我们长期看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建议关注在领先人形机器人企业供应链中具有较高确定性的公司以及处于产业链中急需解决国产化痛点环节的领先企业。

具体到各环节,建议关注:1)执行器总成环节: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2)丝杠环节:北特科技贝斯特恒立液压五洲新春雷迪克等;3)减速器环节:绿的谐波中大力德双环传动蓝黛科技瑞迪智驱等;4)传感器环节:柯力传感华依科技等;5)电机环节:鸣志电器兆威机电汇川技术禾川科技雷赛智能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开拓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降本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国产厂商导入供应链不及预期。

公 司 动 态 点 评

淳中科技(603516.SH)

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海外收入环比递增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减少3.21%;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加344.55%。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93亿元,同比下降22.22%;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146.34%。

业绩显著改善,毛利率明显回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润持续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重点行业客户业务需求逐步复苏,公司产品品类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板块带来新的业务增量。从费用端来看,公司对内提高运营效率,降本增效,期间费用同比下降;“淳中转债”于2024年4月完成转股和强赎,相应减少了债券利息费用。

海外业务环比递增。根据公司2024半年报,公司积极开拓海外业务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与国际知名图形技术和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领导者N公司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第三季度,公司在N公司的业务收入继续环比递增。我们看好公司新业务未来持续稳定放量。

坚持自主研发助力长期发展。公司坚持自主研发道路,先后成立3个研发中心,1个生产中心,1个PCC技术服务中心,28个全国办事处,业务范围覆盖40多个行业。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已获授权专利110项,其中发明专利61项。我们认为,公司在音视频专业芯片领域已取得先发优势,持续强化研发有利于扩大公司在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助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风险提示:客户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 司 动 态 点 评

卓胜微(300782.SZ)

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10%,25年发射端模组L-PAMiD放量可期

滤波器模组进入收获期,前三季度营收同比+10%,净利润因折旧仍承压。

 24年前三季度营收33.67亿元,同比增长9.55%,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比下降48.05%,扣非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下降49.11%。

24Q3单季度营收10.83亿元,环比下降1.13%,归母净利润0.71亿元,环比下降54.63%,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环比下降62.14%;毛利率37.14%,环比下降4.26%,净利率6.63%,环比下降7.63pct,扣非净利率5.58%,环比下降8.99pct。毛利率环比下降主要受芯卓产线折旧、产品结构变化及汇率的影响,净利率环比下降亦受研发费用率环比提升3.52pct影响。

前三季度射频模组营收同比+39%,自产开关已集成至模组量产出货。

24年前三季度射频模组营收14.37亿元,同比增长38.82%,营收占比42.68%;射频分立器件营收18.66亿元,同比下降6.42%,营收占比55.42%。 24Q1公司12英寸IPD平台正式转入量产阶段,24H1 L-PAMiF/LFEM等模组中采用自产IPD滤波器的比例已达较高水平。同时,24Q2 12英寸射频开关和低噪放第一代工艺生产线进入量产阶段,产能开始持续爬坡。其中自产射频开关已实现量产出货,于24H1在客户端逐步放量提升,覆盖多家品牌客户及绝大部分ODM客户。24Q3射频开关产品已集成到模组中开始量产出货。

L-PAMiD通过部分品牌厂验证,将率先成为国内PAMiD全国产化龙头之一。

24H1公司对集成自产MAX-SAW的L-PAMiD产品性能、工艺和技术不断优化迭代,目前已达到行业主流水平,该产品系列已在部分品牌客户验证通过;24Q3已完成PAMiD新一轮产品迭代,性能表现更为优异。公司有望率先成为国内PAMiD全国产化龙头之一,享受高价值量市场。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技术创新风险;存货减值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