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锋利的矛
转自:懒猫的丰收日
创业板50,是从创业板指(创业板100)中挑选成交量更大的50只,比创业板指进攻性更强。
历次牛市中,创业板50也都会跑赢创业板指。

有小伙伴问,那创成长呢?
还有科创成长、A50,今天对比下,看谁是A股最锋利的矛?
另外,周末公布的“市值管理14条”把“创业板中盘200”纳入了主要指数中,也系统梳理下创业板指数。
01
创业板指数
有基金跟踪的创业板指数主要是这些:

(1)宽基指数
创业板50、创业板指、创精选88、创业200、创业300、创业板综。
几个指数之间的关系,参照这张表:
创业板50,可以认为代表创业板前50的股票。
创业板指,代表前100的的股票。
创业200,代表创业板101-300的股票。
创业300 = 创业板指 + 创业200
创业板综,所有创业板股票。

还有一个“创业大盘”,选取创业板具有良好流动性的前50只大市值股票。
牛市中,走势强于创业板指,但弱于创业板50。

比较几个宽基指数。
行情上,分两段来看:
2019-2021年牛市中,是以大为美,创业板50遥遥领先。

2013-2015年牛市中,是以小为美,创业200涨幅大。

行业分布上,
创业大盘、创业板50、创业板指,是我们熟悉的认知,新能源、医药,占了将近一半权重。
创业200、创业小盘,就是以TMT为主了。

具体看十大成分股,
创业板指,都是熟悉的大票。
创业200、创业小盘,主要是不太知名的中小票。

估值上,
创业大盘、创业板50、创业板指,PE是30倍出头。
创业200,PE是85倍;创业小盘,PE是141倍。

业绩上,
2023年,创业板1300多只股票的净利润合计是2269亿元。
其中,前50只贡献了约1400亿元,占比超过60%。
前100只贡献了1675亿元,占比74%。
创业板的利润,绝大部分是头部企业贡献的。

业绩增速上,
今明两年,小盘股业绩增速高得多,但2026年小盘股和大盘股的业绩增速差距就没那么明显了。

整体比较下来,
有鲜明特点的创业板宽基指数是这几个:
创业板50、创业大盘,代表了创业板市值、流动性最大的50只股票,以医药、新能源为主,贡献了创业板超过60%的利润。
创业200,代表了创业板中小盘股的表现,但权重行业已经变成了以计算机、电子为主,也占了将近一半的权重。

A股有明显的“大盘/小盘”风格切换,可以用“沪深300/中证1000”来表示。
同样,我们用“创业板50/创业200”表示创业板的大小盘风格切换。
因为行业更集中,创业板的大小盘风格切换比全市场更剧烈,波动更大。
同时,也因为行业集中度高,“创业板风格切换”除了受“全市场风格切换”影响外,还受到行业的影响,比如红框圈出来的2次,创业板的风格切换都和全市场出现了较大背离。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创业板里做风格切换,效果可能要打一定折扣。

(2)风格、行业指数
创业成长,选取创业板中成长属性比较突出的50只股票,考虑了ROE增长、利润增长、预期利润增长、自由流通市值等,会偏大盘股一些。

创成长,全称“创业板动量成长指数”。
从创业板自由流通市值前30%的股票中,选成长因子(收入增长、利润增长)、动量因子(过去一年股价涨幅)突出的股票。

创价值,全称“创业板低波价值指数”。
从创业板自由流通市值前30%的股票中,选盈利能力强(毛利率、净利率高)、财务稳健、低波动的50只股票,也是偏大盘股。

创科技,全称“创业板科技指数”。
从研发投入、营收增速等,选出50只股票。

这4个指数都属于Smart Beta指数,整体也更偏大盘一些,权重行业以新能源、医药为主。

02
最锋利的矛
接下来比较创业板50、创业大盘、创业成长、创成长、创价值、创科技,看谁是最锋利的矛。
2013-2015年牛市中,是“创业板50”表现最好。
2019-2021年牛市中,是“创成长”表现最好。
9月24日到10月8日,又变成了“创业板50”表现最好。

创业板50、创业大盘,包括两个成长指数:创业成长、创成长,整体是比较接近的,偏大盘,前五大重仓股重合,所以在创业板牛市中表现最好。
但是,因为成分股权重不同,指数涨幅有差异。

另外就是科创板,
有小伙伴提过“科创成长”,也有基金跟踪这个指数。
从行业上来看,“科创成长”的半导体含量更高,电子占了66%的权重。
所以,这个指数波动比科创50更大一些,牛市中跑赢科创50,熊市中又跑输。

再和“A50”比下,
A50更均衡,金融占了17%的权重,在2013-2015、2019-2021年牛市中大幅跑输在风口上的创业板50。
但2017年的蓝筹牛市中跑赢。

03
说了这么多,汇总起来是这几句:
1)创业板内部,创业板50、创业大盘、创业成长、创成长,都是偏大盘股的指数,就目前来看,区别不是很大,新能源、医药占了一半权重,都是牛市中进攻性强的品种。
考虑到基金规模,“创业板50”可能更合适。
2)创业200,偏重创业板中的中小盘股,和“创业板50”也走出了大小盘切换风格,但这个风格部分是“全市场大小盘风格切换”造成的,部分是“两个指数权重行业不同”造成的。在创业板中做“大小盘切换”,逻辑可能没有在全市场中做那么顺畅。
3)科创成长,电子占了66%的权重,和“科创50”相比,波动更大,也更有进攻性,但这是局限在科创板内。
4)中证A50,囊括了各行业的龙头,更均衡。但也因为更均衡,进攻性较创业板50、科创成长弱了不少。
再精炼下,
单考虑进攻性,
创业板内,选“创业板50”。
科创板内,选“科创成长”。
这两个指数,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一个以半导体为主,进攻性都很强。
但这种进攻性,一部分是选股方法带来的,另一部分是在一个行业上过分倾斜带来的。
范围放大到全市场,可能又变成了“中证A50”比较合适,行业配置更均衡。
三个指数的底层逻辑并不一样~
(转自:懒猫的丰收日)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