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有资本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来源:东四十条资本)
作者丨投中研究院
来源丨投中网
研究目的:
国有资本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在股权投资领域的布局正逐渐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力量之一。
本报告拟基于投中研究院过往数据积累,通过分析国有资本作为出资人和基金管理人,在促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等方面的运作情况;基于投中研究院的访谈调研,梳理监管对国有资本参与股权投资的政策导向和国有资本作为基金管理人管理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模式;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及市场参与者提供前瞻性洞察、策略与建议。
数据来源:
投中研究院、CVSource投中数据、市场公开信息
特别感谢本次参与访谈调研机构(音序排列):
粤科金融集团、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等。
研究对象:
本报告所述国有资本是指国有背景的参与基金投资的机构。
国有背景:(1)国有资本单独持股或持有份额占比大于50%;(2)可根据股权关系或控制权关系认定国有资本具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
国有资本根据其投资角色,主要可分为国资出资人(LP)与国资管理人(GP),投资形式主要涉及国资机构直接投资企业、国资机构管理的基金直接投资企业和国资机构作为LP参与基金投资。
-国资管理人需要已经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
-国有资本投资形式图示:

核心发现
1、国资出资人出资情况:
出资基金数量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规模相对稳定。
出资规模占私募股权市场近八成。
出资基金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及长江经济带区域。
2、国资管理人自身情况及投资情况:
国资管理人数量增长放缓,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新登记管理人中,国资背景机构占比逐年攀升。
主要募资来源为国资企业投资者。
直接投资企业数量和金额持续增长,聚焦早期企业。
3、监管趋势与政策支持:
明确投资方向、放宽投资监管,支持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及国资创投的发展。
动员具备国资背景的金融机构等长期、专业资金充盈创业投资资金。
4、调研共识:
投资周期、绩效考评周期亟需延长,以匹配股权投资行业特征。
长期综合考评、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亟待出台执行细则并落实到位。
探索创新投资交易和退出模式,解决退出难困境。
PART. ONE 国有资本参与股权投资的概况
国资出资人—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数量及趋势
国资出资人是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市场的主力出资人,出资能力稳定
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数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截至2024Q3,国资出资人当年累计对外出资基金1,044只,相较2023年同期下降19.82%,自2021年以来连续4年下降。国资出资人投资基金规模整体呈现稳定态势。2015年至2018年,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市场蓬勃发展,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规模均维持在9,000亿元上下;而受到资管新规对基金设立规模的影响和Covid-19的持续影响,自2019年以来(除2021年外)、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的规模维持在8,000亿元上下。
结合投中研究院历年发布的《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统计分析报告》中的数据,历年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的规模在整体市场募资规模中均占据较大比重,在市场募资环境较好的年份,如2016年~2018年,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规模占比在60%上下;在资管新规、Covid-19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持续影响,导致募资遇冷后,该比例上升至70%以上。


国资出资人—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注册区域情况
国资出资人对东南沿海地区及长江经济带省份基金出资较多
截至2024Q3,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的注册区域主要集中于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广东省国资出资人的出资能力更强、出资基金总规模领先于其他省份。
出资基金数量前10的省份的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数量与规模分别占全国的69.24%和71.49%。

相较10年前,国资出资人出资四川省和安徽省基金规模整体为增长态势、且增长较明显,其中四川省增长幅度更大,由0%上涨至5.53%。
国资出资人出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基金规模占比均较高,其中广东省和浙江省的持续性较好、一直保持在高位,江苏省呈现增长后稳定发展的态势。

国资管理人—国资管理人登记总量与地区分布
国资管理人趋于饱和、登记总量增长速度放缓,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国资管理人的数量从2014年开始逐年增长,尤其是在2017年之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自2022年起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整体数量虽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国资管理人的地域分布具有较明显的东多西少的特征,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已完成登记的国资管理人数量占比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前6名均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合计占比60.05%。
在中西部地区中,登记在四川省、湖北省和陕西省的国资管理人数量较多,占比均在3%以上。

国资管理人—国资管理人登记数量及趋势
私募股权投资管理人“国资化”趋势显著
从绝对数量来看,新设国资管理人数量下降。截至2024Q3,已登记通过的存量国资背景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共2,553家,累计注销185家。自2018年中基协开始根据新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对申请机构提高登记门槛,新增管理人数量逐年下降。
但从占比来看,新登记管理人中,国资的占比逐年攀升;而注销管理人中,国资占比下降。从2017年开始,新登记的管理人中,国资背景机构占比逐步提升,到2023年达到36.39%。2023、2024年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销大年,以2024年为例,中基协累计注销管理人781家,但其中无国资管理人。


国资管理人—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募集情况
国资管理人募资来源主要为国资出资人
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的主要募资来源为国资企业投资者,按认缴规模计算、出资占比接近五成,达到49.35%;综合计算政府机构、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企业投资者的出资比例,国有资产属性资金出资比例达到59.36%。(国资企业投资者是指国有资本全控股或独资的各种体制的企业。)
同时,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的出资人也呈现多样化,包括金融机构、非国资企业投资者、市场化FOF与VC/PE机构等,其中VC/PE机构和非国资企业投资者占比较高,合计出资比例达到23.59%。
相较国资管理人,市场化管理人取得的国资企业投资者和非国资企业投资者的认缴出资比例分别为19.23%与37.89%,取得政府引导基金的出资比例为7.04%,国资管理人与国资出资人(LP)的合作较市场化管理人与国资出资人(LP)的合作更加紧密。

国资管理人—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数量及规模
国资管理人备案的基金单只基金规模在2024年出现显著回升
2023 Q1-Q3,成立基金数量1,184只、基金规模6,743.57亿元,单只基金规模5.69亿元。
2024 Q1-Q3,成立基金数量790只、基金规模8,661.96亿元,单只基金规模10.9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2.62%。

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的单体规模(平均数)历来高于整体私募备案基金的单体规模。
2018至2023年间,受资管新规和Covid-19的影响出现波动下滑;
2024年前三季度,国资管理人办案的基金平均规模出现了显著回升,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水平。

国资管理人—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注册区域情况
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主要注册于东南沿海地区及长江经济带省份,与政府引导基金发达省份基本重合
截至2024Q3全国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数量累计10,305只,基金规模累计8.97万亿元;基金注册区域集中于广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广东省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总规模遥遥领先。
备案基金数量前10的省份基金数量占全国总量的76%,规模占全国总量的72%。

和10年前相比,江苏省、四川省和安徽省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规模整体为增长态势、且增长变化较明显,其中江苏省增长幅度最大。
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和浙江省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规模占比较高,其中广东省和浙江省的持续性较好、一直保持在高位。
政府引导基金是国资出资人出资的一个重要途径,受政府引导基金对注册地的要求较严格的影响,国资管理人备案的主要地区与政府引导基金发展较为发达的省份基本重合。

国资管理人—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直接投资情况
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直投企业力度持续增强,持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
2014年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直接投资企业数量累计超过7,000家;被投企业累计融资金额约4万亿元,其中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直接投资金额约1.5万亿元,占比约39.76%,带动约1.5倍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
国资管理人在2024年前三季度较去年同期投资企业数量增长17.14%、投资金额增长24.69%,投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投资金额大幅提升,一定程度直接缓解了企业在整体经济下行阶段的融资困难;通过直接投资为被投企业间接提供政府信用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于重点行业和企业。
结合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国资出资人有更多参与直接投资的趋势。

国资管理人—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直接投资阶段情况
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坚持投早投小,聚焦早期企业
当下,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策略聚焦“投早投小”,而国资管理人更是相关政策强有力的执行者。聚焦早期企业,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直接投资种子轮到B+轮的企业数量占比超过50%,其中preA/A/A+轮占比高达34.64%。
退出难是当下股权投资市场出资人和管理人的共同困境,部分地方国资同样面临存量基金退出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同时增强国有资本对企业的直接影响力,一些国资管理人尝试联合上市公司、地方国央企共同合作产业基金,加大并购、非控制权收购等类型的投资力度。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非控制权收购、并购类型的交易占比达到16.86%,较2023增加1.02个百分点。

国资管理人—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直接投资领域情况
国资管理人持续支持硬科技领域,支持力度自2019年中美贸易争端后持续走高
2019年后,受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国资管理人作为政策的积极响应者和执行者,其在管基金对硬科技领域如电子信息、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企业的直接投资数量大幅提升;虽然在2023年受市场环境影响,投资数量有所减少,但2024年国资再次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了投资力度;
文娱传媒行业虽然投资逐渐走低且维持低位,但在拉动内需的整体政策导向下,仍有少部分资金对其予以支持。

PART. TWO 国有资本参与股权投资的监管趋势
国资管理人-培育多元化国资创投主体
国科嘉和:懂科技的技术资本
政策从「明确投资方向」及「放宽投资监管」两个层面支持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及国资创投的发展

国资出资人- 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
动员金融机构等具备国资背景的长期、专业资金充盈创业投资

PART. THREE 国资机构调研共识
激发国资“耐心”,尚待制度、机制革新
动员国资争做耐心资本、健全尽职免责和长期考核机制,创新投资管理模式

推动国有资本践行长期投资理念
建立适合国有资本、国有保险和创业投资行业长周期性质的考评机制,延长投资期限、延长基金存续期

健全尽职免责和长期考核机制
减少重复考核、明确考核细则,建立适合国有资本、国有保险和创业投资行业性质的考核制度

创新投资管理模式
充实专业投资人员、推动团队建设,引入创新投资方式、探索和推动与产业方等市场化资方共同设立基金,进一步解决退出难困境

PART. FOUR 优秀投资机构案例
粤科金融集团
多线条投资、集团化赋能,以金融集团形式全方位发掘、投资和护航被投企业发展

基金运作案例
1、粤科南海母基金
广东省粤科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有限公司由粤科金融集团、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和招商银行共同出资设立,致力于围绕国家和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市场化的运作导向,发挥国有资本引领放大作用,推动资源力量向科技创新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和重大科技设施建设集中,向广东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等前瞻性战略产业集中,培育发展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创新带动效应明显的企业发展。经过多年的投资运营,已逐步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母基金, 基金总规模141.5亿元,设立子基金17支,累计投资266个创新型企业,推动42个项目实现IPO,合作伙伴包括深创投、红杉资本、摩根士丹利、广发信德等。
2、新媒体基金
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成立于2017年2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粤科金融集团联合发起设立,是广东宣传文化领域第一支省级政策性引导基金,总规模33.08亿元。基金遵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服务媒体”的基本原则,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广东、面向新媒体”的方向,通过“母子基金加直投项目”的方式,重点支持广东省国有文化企业项目,广东省媒体融合发展重点项目等。
3、其他基金
合作基金-国投(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由科技部、国投集团、粤科金融集团、广州市区两级引导基金等出资方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50亿元,其中粵科金融集团代表广东省政府出资15亿元,主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从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等各类国家和地方的科技计划科研成果中,选择具有较高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望培育形成新兴产业、有利于保障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项目开展投资。截至2021年12月31日,基金投资项目24个,投资金额33.52亿元。
引导母基金-粤科共赢基金:设立于2018年9月,总规模15.2亿元,由粤科金融集团出资组建。基金主要投向创新创业子基金及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创业公司,包括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汽车、生物医药、文化传媒、消费升级、新材料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优秀投资案例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
科创债实践者,加强创投企业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精准支持和资金直达

投资成果
1、引导基金
充分发挥引导基金杠杆效应,围绕符合南京市需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与业内知名创投机构、央企、大型民企及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等合作,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合作机构包括深创投、省高投、苏创投、维思资本、金茂资本和TCL创投等。累计发起设立了24支市场化运作的投资基金,3支市区合作基金,以及3支产业合作基金。基金总规模逾63亿元,引导基金规模放大7.16倍。
代管新兴产业发展母基金拟出资24亿元,与中金资本、毅达资本、苏宁集团、海尔集团、苏民投、国健资本、和利资本、芳晟资本、雷石资本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11支子基金,基金规模165亿元,投资领域覆盖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消费升级等领域。
2、直接投资
围绕提升南京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产业竞争力,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全面推进,在市人社局、财政局指导下,大学生创业项目(种子期项目)投资以及校园合作基金组建工作持续开展;累计接受申报大学生创业项目超过9000个,其中830个大创项目得到基金投资和资助,总额超过1.6亿元,拉动直接就业人数超过4000余人次。
累计成立直投基金11支,规模约20亿元,投资超过80个创业投资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总投资额超11亿元。其中主板上市企业2家,香港上市企业1家,并购上市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5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