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木爷说

基金降费势头愈发猛烈。

11月19日晚,六家公募旗下大型宽基ETF官宣降费。此次费率调降的ETF产品规模约为1.3万亿元,简单测算,相当于每年可为投资者降低持有成本约50亿元。

但对行业的影响却并不简单。整个行业的生态会发生深刻变化。

1、广大投资者是降费最直接的受益者,交易成本大幅降低。但这对于“提升客户获得感”还远远不够。如何让他们不再成为“韭菜”,是全行业都需要反思、实践的命题。

2、对基金公司而言,主动降费,是践行人民性、有担当的表现。但只有实力及资源过硬的机构才能体现出可持续的担当。降费潮退去后,公募基金供给侧改革势必愈演愈烈,不少中小基金公司或将淘汰出局。

3、市场不需要平庸的基金公司。也不需要“为卷而卷”的同质化竞争。以ETF为例:大致测算,降费后,单只ETF产品的盈亏平衡点需要达到500-600亿元。而目前ETF市场呈现明显的长尾效应。全市场超千亿元的ETF仅7只,5000万元以下的ETF却超过百只,ETF产品平均规模不足50亿元。对主动管理型基金也是如此,热门赛道过度拥挤,未来市场只会为真正的alpha买单。

4、对基金销售公司而言,降费潮下,收入模式直接受到冲击,收入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一方面,各大代销机构大打“价格战”,原先动辄1%的认购费/申购费本就已逐渐消减。靠推首发、推爆款、引导客户频繁交易的策略不再奏效。另一方面,随着公募基金管理费下降,客户维护费已经下降。同时,以销售环节费用为核心的第三阶段降费即将落地,销售服务费及客户维护费或将进一步下降。基金代销收入端显著承压,行业整体也面临着供给侧改革。无法从“销售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型的机构面临出清。今年以来,至少有7家基金代销机构已经主动注销退出市场。

5、大财富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此刻正经历着长跑中的“极点”。疲惫、痛苦、茫然、焦虑,都是自然的。唯有坚持专业才能突围,这包括投研能力、资产配置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而最终突破“极点”后的从容,也将为大财富管理行业开创出新的局面。

6、无论基金公司、代销机构、还是从业人员,转型的底层逻辑都指向了同样的内核:“以客户为中心”。与客户利益背道而驰,注定不能长久。

“只有投资者赢,行业才能赢”。

另外,本周二,木爷对于某银行基金销售广告有感而发《基金这么卖,韭菜割不完》,引发不少朋友的关注。其实,木爷并非针对该机构,恰恰相反,在过去的很多年木爷一直认为这家银行是中国最好的商业银行,甚至没有之一。

感慨的点是即使是这样的银行,也要以费率低作为核心卖点,让人略感遗憾。明明可以靠实力,却也要和其他机构卷“颜值”。

行业要进步,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价格战。如何高质量发展,是对行业各方都影响深远的课题。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