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李迅雷出了一份报告,核心观点是股市上涨不仅不会刺激消费,可能还会抑制消费。

李总的逻辑包括:

1、股民占总人口的比重很低,个人投资者资产规模较小,因此股市走牛对消费的影响非常有限。

2、老百姓的资产大头在房子上,而不是股票上。

3、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消费和股市的表现也没有啥关系。

4、大牛市往往是少数人赚了钱,大部分人反而亏了钱。这也就是笔者经常说的,投资者往往在牛市中亏大钱,因为绝大部分投资者往往是低位不买,高位加仓,最后一把输光

总结一下,A股的疯牛和高波动率往往不会带来财富效应,反而会拉大贫富差距。再说直白一点,牛市来了,散户往往会高位站岗。而,大股东第一反应就是:减持。

所以,大部分的投资者不应该太期待牛市,因为你们中的多数人是不太会趁着市场下跌多攒便宜筹码的。

换种表述方式就是,大家更应该想的是如何买到便宜的资产好好收息,或者在熊市中多买一些便宜的优质资产,等市场走牛时卖出,而不是做相反操作。

尽管A股很多时候没机会,但偶尔会来一个疯牛,疯牛来时就是大家卖出的好时机,而不是买入的时候。说到,怎么感觉是在安利大家定投。

最终,我也满怀期许,憧憬着在宏观经济稳步上扬、上市公司不断推进分红与回购计划,且个股估值总体未现明显泡沫的大背景之下,股市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为广大投资者呈上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开启资本市场的新一轮红利期。

今天A股和港股继续走低,市场还是很弱。

9月中下旬以来,市场一直在进行政策预期的交易。最近政策有点不及预期,于是市场开始走弱。另外,市场开始担心特朗普上台后,会乱搞一通,并对A股和港股形成冲击。

其实,特朗普当选后港股的表现就是一路走低,外资在持续走,他们是真的担心对港股的影响。

中长期来看,市场风险偏好的反转可能还是要看经济数据是否得以好转,而这很难一蹴而就。所以,市场还需要时间多磨一磨。

不过我还是觉得:

1、这轮向上行情还没走完

2、中短期调整也没结束;

3、可能要补下面的缺口,对应上证指数3100点的缺口位置,大概距离现在还有5-8%的空间。不过越接近3100点,市场投资价值越高。

当然,以上内容更多是拍脑袋的。

其他:

1、然间,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指数以及指增等基金合计规模达到2000亿元。这增长速度过于迅猛。

2、大摩2025年大类资产配置建议是多关注美股与日股,减少A股配置。最近一调整,外资又没信心了。

3、黄仁勋昨天在港科大说,只有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这 3 种形态机器人会大批量生产,其他机器人很难。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就是以后AI的三大件。

(转自:包子君)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