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9月下旬以来,市场经历了一波强势上涨,但不改A股全年高波动的特征,高波动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投资天敌。富榜发现,2024年虽然公募基金整体赚钱效应显著,但仍然有不少基金被迫清盘。

富榜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截止2024年11月26日,全市场已有431只基金发布清盘公告,其中11月20日和11月21日,分别有3只基金发布清盘公告。预计全年清盘基金数量会达到500只上下,虽然较2023年有所减少,但整体清盘基金数量仍位于历年前列。

以下富榜将关注下近期清盘的基金以及清盘对持有人和市场的影响。

长盛、浦银安盛成清盘重灾区

长盛基金于11月21日对外宣布,其管理的长盛安悦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已满足基金合同终止条件,即将启动财产清算流程。

依据《基金合同》规定,若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不足200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不足5000万元,基金管理人需终止基金合同,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截至2024年11月20日,长盛安悦一年持有基金资产净值已连续50个工作日不足5000万元,自11月21日起正式进入清算阶段。

长盛安悦一年持有基金,作为一种偏债混合型基金,于2023年7月成立,三季度末总规模为0.38亿元。截至清盘时,该基金A类份额年内收益率为6.14%。

值得注意的是,长盛基金今年已非首次清盘基金,此前长盛安盈混合、长盛安泰一年持有和长盛上证50指数(LOF)均因资产净值不达标而进行清算。

据Choice数据,截至三季度末,长盛基金旗下仍有7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面临清盘风险。

同日,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联接和长信利广混合基金也开始清算程序。

浦银安盛中证光伏产业ETF联接成立于2023年1月,不到两年时间便因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而终止合同。三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不足1000万元,成立以来净值下跌超过39%,业绩排名同类基金末尾。

今年,浦银安盛基金旗下多只基金,如浦银安盛安远回报一年持有、浦银安盛中证沪港深消费龙头ETF、浦银安盛招睿精选3个月持有等,也相继进入清算程序。

长信利广混合基金成立于2015年6月,历经9年多的发展,最终仍走向清盘。根据三季报,该基金连续六十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已向证监会报告并提交解决方案。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长信基金旗下还有多只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正处于清盘的边缘。

景顺长城偏爱“短命基”?

根据Choice数据,截至11月21日,11月份共有28只基金(按基金代码统计)实施了清盘。在今年的范围内,已有427只基金退出了市场。

富榜观察到,今年基金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短命基”,基金清盘的速度正在加快。

据Choice数据,截至11月26日,今年清盘的基金中,有31只基金在成立不满一年的情况下便开始了清算流程。

例如,国联先进制造混合基金于2024年7月11日成立,运营不足4个月,便在2024年10月31日开始了清算。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规模尚未达到 1000万元。

国联基金发布公告指出,截至2024年10月30日,国联先进制造混合基金已连续5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且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足200人,触发了基金合同终止的条件,自10月31日起进入清算程序。

同样,景顺长城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基金在成立不足4个月后,也于2024年5月11日开始了清算程序,该基金成立于2024年1月17日。

此外,景顺长城卓越成长、鹏扬国证财富管理指数发起式、融通致远混合、华泰柏瑞中证有色金属矿业主题ETF等多只基金在成立不到8个月的时间内就被清盘。

除了已经进入清算程序的基金,还有一些基金正处于清盘的边缘,清盘预警持续发布。

11月21日,鹏扬基金发布了旗下鹏扬成长领航、鹏扬医疗健康、鹏扬均衡成长三只基金的清盘预警。截至2024年11月19日,这三只基金已连续3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11月以来,鹏华智投800混合、鹏华安泽混合、华富产业智选、兴华创新医疗6个月持有、天弘中证新材料主题ETF等多只基金也发布了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风险提示公告。

清盘影响分析

事实上,基金清盘对投资者、基金公司、市场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是富榜总结的基金清盘对投资者和基金公司的不同影响分析:

对投资者的影响:

1.资产损失:基金清盘可能导致投资者面临资产损失,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基金表现不佳时仍持有基金份额的投资者。

2.流动性风险:在清盘过程中,投资者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收回投资,这期间资金无法进行其他投资。

3.投资计划中断:基金清盘可能会打乱投资者的投资计划,迫使他们寻找其他投资渠道。

4.心理影响:基金清盘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尤其是对于那些依赖基金进行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对基金公司的影响:

1.声誉受损:基金清盘可能会损害基金公司的声誉,影响其品牌形象和市场信任度。

2.管理费用减少:随着基金清盘,基金公司会失去相应的管理费用收入。

3.运营成本:基金清盘过程中会产生额外的法律、会计和行政成本。

4.市场地位:频繁的基金清盘可能导致基金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下降,影响其新基金的募集能力。

综上所述,富榜认为基金清盘一方面会导致行业加速洗牌,一些管理不善或产品线不合理的基金公司可能会被淘汰,同时清盘事件可能会促使投资者更加关注基金的风险管理,提高自身的投资知识和风险意识。但是从长远来看,基金清盘也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有助于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转自: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