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吴基金)

11月以来,表现强劲的A股市场哑火,市场持续震荡,上证指数由3600点冲高回落。截至11月25日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自10月9日以来回落6.48%、9.35%、14.71%。其中,消费板块回调明显,食品饮料(申万)、医药生物板块(申万)自10月9日以来回调幅度均超10%。

临近年末,面对震荡的市场又该如何应对?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10/09-2024/11/25,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问题一

经过一轮震荡上涨,A股市场估值“贵”吗?

尽管市场近期有所震荡,但9月24日政策组合拳发布以来,A股市场整体依旧取得相对较为亮眼的回报。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自9月24日以来wind全A指数涨幅高达27.97%(注1)近期市场回调后,不少投资者也开始担心,此次回调是否因为市场估值已经很高?

纵向来看,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截至2024/11/25,沪深300指数最新市盈率为12.30倍,位于近十年估值的46.4%分位,也就是当前沪深300指数低于近十年53.6%的历史时候,处于中等偏下的估值位置(注2)

图:近十年沪深300指数估值变化(市盈率)

注1: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09/24-2024/11/25,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注2:数据来源:Wind,近十年统计区间:2014/11/26-2024/11/25,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横向来看,对比国外主流宽基指数估值,以沪深300为例,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

图:全球主流指数最新估值情况

注3: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1/25,指数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问题二

长期来看,权益基金指数表现如何?

长期来看,权益基金为投资者取得相对不俗回报,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为例。截至2024/11/25,近十年,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涨96.85%,年化收益率7.21%,同期沪深300指数涨43.29%,年化收益率仅为3.66%;同期上证指数涨27.11%,年化收益率仅为2.50%。但长期向上并非永远上涨,波动是A股市场的常态。(注4)

图:近十年涨幅对比

注4:数据来源:Wind,近十年统计区间:2014/11/26-2024/11/25,指数过往业绩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更不代表任何一只基金产品的业绩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从最大回撤角度来看,近10年,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为45.42%。从每日涨跌角度看,波动更是A股市场的关键词。过去十年的2431个交易日,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有1260个交易日上涨,1171个交易日下跌,行情整体上涨跌互现。(注5)

在损失厌恶的心理下,面对同样的损失和收益金额,我们总是倾向于放大损失带来的负面感受,过度关注账户损失

市场波动时忍不住想要杀跌或者想ALL in加仓是人之常情,在此背景下与其反反复复查看账户,不如坚持长期主义的理念,坚定信心,致力陪伴优质企业共成长,努力分享时代成长的红利。

注5:数据来源:Wind,近十年统计区间:2014/11/26-2024/11/25,指数过往业绩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问题三

A股市场后市如何看?

短期来看,市场或迈入震荡、分化、蓄势的阶段,展望未来在政策与业绩双重共振下,本次行情持续时间和空间或都值得期待。目前市场逐步进入调整期,成交量也开始回归理性,市场经过一轮大幅上涨后,或也需要时间去稳定。

从海外来看,美国大选落地,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也逐步推出,内需加力也在持续进行,目前全球仍处于降息共振的时期,同时国内也处于货币财政双利好的阶段,对市场仍要保持乐观。

未来看,随着内需政策的逐步明确,市场可能会逐步走出新的方向,从三季报来看,以 AI 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板块盈利趋势仍相对较好,算力,端侧应用,软件开发, 自动驾驶或人型机器人等都在加速发展,同时半导体国产替代也在持续推进,设备公司也有望持续发展,内需和科技可能仍是重点。

目前国内经济形势的确定性也在加强,相对于全球市场来看,无论是港股或是国内价值板块, 估值洼地或都较为明显。同时,目前来看,经过 2-3 年的调整期,市场估值水平也处于历史 相对较底部,随着经济预期的逐步稳定,国内政策也有望持续支持,市场也经过接近 2-3 年 的调整,目前位置上或不需要进一步悲观。

风险提示:

本材料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当前的分析,东吴基金不保证材料中的观点和判断不会发生任何调整或变化。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投资者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