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懒猫的丰收日

-----------------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12月初的一则消息:

华尔街有交易员通过期权押注中国股市上涨,一天爆赚1.38亿美元。

周末,这则消息的后续来了:

神秘买家或已平仓,损失超过1亿美元。

短短一个多月,从“爆赚1.38亿”到“损失超1亿平仓”,大起大落太刺激,我A狠起来,华尔街也难逃...

所以,外资不是神,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李蓓说外资是“搅屎棍”,上周高盛调高银行股评级时,还被很多人留言“高盛反买,别墅靠海”。

01

现在银行股是个啥情况呢?

从行情的角度来说,

1)银行股已经接近区间震荡的高点。

看红圈圈出来的地方,

2015年6月、2018年2月、2021年2月,无一例外,几轮银行牛市都止步7400点附近。

2024年,中证银行大涨35%,是涨幅排名第一的行业。收盘价最高触及7198点。如果把过去几年银行股的行情看成区间震荡,2024年已经涨到区间震荡顶部附近。

再看涨幅和持续时间,

过去几轮的银行股牛市,平均涨了37.63%,平均持续381天。

始于2023年底的银行股牛市,涨了39.42%,持续375天,已经和历史平均水平接近。涨了这么多才调高评级,也难怪会被评论“高盛反买,别墅靠海”。

2)但也不得不承认,虽然去年涨幅巨大,但银行最近回调幅度并不大。

列下31个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银行是排名第三的存在。

再和红利指数比较下,银行的跌幅也约相当于红利的一半,回调幅度有限。

02

那银行股的行情有没有结束呢?

我复盘数据,发现有这么几个特征:

第一,过去几轮行情,银行和大盘同步见顶。

白线是中证银行,紫线是沪深300,能明显看到这种趋势,大盘涨到高位回落后,银行也会跟着跌。

反之,大盘涨的时候银行也会有不错的行情,只是涨幅不同罢了。

代入这次行情,沪深300最高反弹到4256点,离2015年6月(5354点)、2021年2月(5808点)高点尚有较大空间,这个位置很难说大盘就不能往上涨了。如果大盘还能继续向上,那银行的行情恐怕也不能说结束。

第二,这次银行涨幅明显。

对比几次行情中,银行指数与沪深300的表现。

2019、2020年牛市中,银行都是跑输沪深300。

只在2016-2017年的“漂亮50”行情中略微跑赢。

这次有很大不同,中证银行涨了39.42%,沪深300涨了21.28%,银行指数的涨幅约是沪深300的两倍。

原因嘛,大家都知道:高股息。

银行股的投资逻辑,已经从“避险”变成了“高股息”。

避险逻辑下,资金只会在其他品种涨到高位后才考虑银行。比如2020年底,董承非一众基金经理就选择了银行避险。

也因此,避险逻辑下,银行股走出了和大盘同涨同跌,但涨的时候涨幅小,跌的时候跌幅也小的走势。

高股息逻辑下,资金从“被迫配置银行”变成了“主动拥抱银行”,银行股的进攻性也因此大大增强。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银行还符合“高股息”的特征,那就对资金还有吸引力。

03

简单总结下,

1)过去几年,银行指数整体呈现出箱体震荡的走势,区间的顶部在7400点附近。这轮,中证银行最高反弹到7198点,离震荡区间的顶部已经很接近。

另外,从涨幅和上涨持续时间来看,银行股的行情也接近过去几轮的平均水平。

这是不利的一面。

2)但也有相对有利的两面:

其一,银行股的驱动逻辑从“避险”变成了“高股息”,导致银行指数在这波行情中遥遥领先沪深300。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银行“高股息”的逻辑还在。

其二,银行股和大盘基本同向变化,指数涨跌幅不同而已。虽然银行指数触及过去几年区间震荡的顶部,但大盘还有较大空间,如果大盘继续向上,很难说银行股的行情就此结束。

3)另外,看数据的话。

中证银行的PE是6.21倍,历史平均估值。比着2015年6月、2018年2月“8倍+”的估值,以及2021年初“7倍+”的估值也有空间。

4)最后贴下高盛的预测。

较今天的收盘价来说,高盛预测,几只银行股平均还有约20%的上涨空间。你觉得银行股今年会有这么出色的表现吗?可以评论区交流下~

(转自:懒猫的丰收日)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