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 周俭民/雷晓光团队合作解析植物抗病的化学机制
在人类与致病菌的永恒博弈中,植物世界早已演化出精妙的防御体系。2025年2月28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周俭民团队联合北京大学雷晓光团队在Science发表题为“A widespread plant defense compound disarms bacterial type III injectisome assembly”的研究论文,揭开了植物抵御病原细菌入侵的神秘机制——一种名为芥酸酰胺的植物天然代谢物,能精准拆解病原菌的“生化武器”,为绿色农业提供了新的可能。芥酸酰胺对水稻白叶枯、番茄青枯病等多种作物细菌病害均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暗示其在作物细菌病害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植物细菌性病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大威胁,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都有极大的影响。病原细菌通过侵染植物组织引发叶斑、枯萎、腐烂等病害,严重时可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当病原细菌悄然入侵时,植物的化学防御系统正在上演着肉眼不可见的分子战争。传统认知中,植物抗病代谢物多采用“毒杀”战术,但最新研究发现,芥酸酰胺另辟蹊径:它像一位精明的拆弹专家,专门拆除病原菌的“生化武器”——三型分泌系统 (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 T3SS)。三型分泌系统是多种动植物病原细菌用来向宿主细胞分泌毒性蛋白的装置,对致病不可或缺。芥酸酰胺破坏病原细菌三型分泌系统的装配,将病原细菌变得无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