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越博动力到*ST高鸿,对财务造假立体化追责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行政处罚高额罚单毫不手软,刑事移送“应移尽移”,民事索赔诉讼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立体化、全方位
此前,这些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均因财务造假受到证监会或证监会派出机构行政处罚。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这释放了三重信号:一
首例“第三方配合造假”处罚落地,在越博动力退市案中,证监会首次对协助造假的第三方个人于某、贺某分别处以200万元、30万元罚款,标志着“全链条追责”机制取得突破
证监会拟对越博动力及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以合计3080万元罚款,并对其中两名主体采取8至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在越博动力财务造假过程中,于某、贺某提供其控制
频频触及红线的情况下,*ST九有及相关责任人受到证监会重罚。其中,公司被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850万元罚款。公司原实际控制人李明,组织、指使并参与实施前述财务
去年,证监会依法从严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39件,其中财务造假相关案件128件,持续加大问题公司出清力度,55家上市公司退市。 证监会坚持“惩防治”并举,全力提升执法效
记者发现,上述22家退市风险类型中,9家涉及重大违法类退市风险,占比较大。例如,*ST东方因重大信息披露违法受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此外,还有5家公司涉及规范性退市风
此外,深圳证监局有效落实“一案双查”,严厉打击中介机构失职缺位等违法行为。2024年,深圳证监局对当年承办的14件财务造假案涉及的34家次中介机构开展核查,数量显著增
3月16日晚,东方集团公告收到证监会发出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2020年至2023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上交所随后向公司发出通知,公司股票将自3月18日起被实施
转自:证券日报 记者 田 鹏 近年来,个别上市公司的决策者,为追逐个人利益、满足业绩考核指标或为获取更多融资机会等,在财务报表上打起了“歪主意”,并呈现出从单
她在采访中详细介绍了今年提出的建议,包括完善打击第三方配合财务造假有关制度、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法、完善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进一步便利投资者保护机构提起代位
据证监会介绍,2024年6月20日,证监会对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集团”)立案调查。现已初步查明,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
2024年6月20日,证监会对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立案调查。现已初步查明,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
现已初步查明,东方集团披露的2020年至2023年财务信息严重不实,涉嫌重大财务造假,可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该案目前正在调查过程中,我会将尽快查明违法事实,依法
李明说,下一步,证监会将不断提升违法违规线索发现能力,压降办案周期,提升办案质效,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操纵市场、违规减持等恶性违法重拳出击,从严惩处,持续巩固并不
全年共查处包括财务造假在内的信息披露违法案件135件,同比增长17%,居各类案件数量之首;处罚操纵市场案42件,案均罚没款约1.2亿元,居各类案件罚没金额之首。在刑事打击
突出依法监管、分类监管,快、准、狠打击违法违规,既抓早、抓小、抓苗头,更打大、打恶、打重点,提升监管执法的精准性。落实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意见,进一步
这家公司即将面临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近日,普利制药公告收到中国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报、2022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这家公司在
财务造假犯罪的背景下,结合法律修订和追诉标准的变化,坚持从旧兼从轻原则处理中介组织人员财务造假犯罪,符合法治原则,有利于资本市场和中介服务市场的稳定。二是对造
健全完善金融领域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衔接机制,协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 “《纲要》所传递出的信号指向了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未来法院系统在资本市场法
在打击财务造假方面,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财务造假的打击力度,完善监管协同机制
2025-08-29
2025-08-29
2025-08-29
安井食品2025半年报净利首降!速冻食品营收下滑1.94%,预制菜成唯一增长极
2025-08-29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