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巨震!

美东时间4月9日00:01,“对等关税”全部生效!

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全球征收10%的“基准关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对美国贸易逆差更高的国家和地区征收更高关税。

其中,政令公布的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为34%。加上4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的对于中国关税反制额外再加征的50%关税,和年初两次加征的10%,对中国的总计加增关税达到104%!

△(图片来源:CNBC)

△(图片来源:CNBC)

政令出台以来,全球股市巨震,油价、金价同样震荡强烈。关税大棒落下之后,中美茶贸易可能会遭遇什么样的局面?在国际贸易的大变局中,中国茶如何突破重围,重塑其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新坐标?

“对等关税”生效!时代变局之下,中国茶如何找寻新出路

“关税大棒”频现,剖析中美茶叶贸易迷局

2025年开年以来,特朗普政府不断挥舞“关税大棒”。

通过单边加征关税和贸易威胁,引动全球贸易的多维度连锁反应。

“对等关税”生效!时代变局之下,中国茶如何找寻新出路

所谓的“对等关税”政令,更是对于对美贸易的一记重锤,这一政策不仅针对中国,更广泛涉及每一个美国的贸易伙伴,其复杂性和广泛性,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

一系列关税变动,对中美茶贸易影响颇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常务副秘书长、茶产业分会秘书长、“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常务副院长魏有就中美茶叶贸易的整体合作情况,展开分析:

中美茶叶贸易2015年到2024年,呈现了一个逐年走低的趋势,2015年出口额为9672.29万美元,出口量为1.87万吨,均价为每公斤5.17美元。

(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美国茶叶进口数据报告(2024)》)

(图片来源: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美国茶叶进口数据报告(2024)》)

到2024年出口额为5547.61万美元,出口量为1.19万吨,均价为每公斤4.66美元。而美国的茶叶进口额和进口量、市场消费却在稳步增长。我们对美国茶叶市场的开发和维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从出口额看,绿茶出口额3408.14万美元,占茶叶进口总额的61.43%;红茶等发酵茶进口额2139.47万美元,占38.57%。

其中非常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有机茶的进口和消费情况。2024年美国进口有机茶为4688吨,同比上涨113%。其中有机绿茶4116吨,同比上涨115.75%,均价每公斤13.17美元,占有机茶进口总量的87.81%;有机红茶571吨,同比上涨98.50%,均价每公斤11.07美元,占有机茶进口总量的12.19%。我国有机绿茶占到了美国全年有机绿茶总进口量的33%,深受美国市场欢迎,有可能实现我国茶叶出口的弯道超车。

魏有还指出,我国茶叶在美国的市场竞争力并不强,关税加征后,我们的竞争力将再次减弱,培育的渠道将被其他茶叶出口国代替,我国对美国茶叶出口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出口大幅下降必然的趋势。

结合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联合“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科技创新院共同编撰发布的《美国茶叶进口数据报告(2024)》来看,短期内关税政策的变化将给红茶和绿茶带来更大影响,其中红茶受影响应该会更大,全球主要茶叶生产国都以生产红茶为主,可替代的选择比较多。

震荡中的茶市场,危机与转机并存

全球经贸格局正经历深度重构。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及其加码的关税壁垒无差别冲击全球主要经济体,叠加国际资本市场剧烈波动与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持续冲击国际贸易体系。

全球贸易格局骤变背景下,中国茶叶出海迎来关键转折点:一方面传统贸易通道受阻倒逼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重塑催生结构性机遇。

“对等关税”生效!时代变局之下,中国茶如何找寻新出路

欧洲市场对多元化优质产品的迫切需求,新兴经济体对稳定供应链的深度诉求,以及国际消费升级带来的细分市场机遇,共同构成了中国茶业突破重围的战略机遇期。国际市场变革,既是对传统茶叶出口模式的压力测试,更打开着中国茶文化价值输出的新窗口。

在变化中新生:中国茶的全球战略重塑与产业升级

变化,同样意味着机遇。

当前正是中国茶的全球战略重塑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直面市场矛盾,以文化输出、技术升级和市场多元化为核心,才有利于加速开启茶叶国际化的“价值竞争”新探索。

01文化输出:从“商品贸易”到“价值认同”

茶叶不仅是商品,更是文化载体。

以文化为魂,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茶故事。可通过茶旅融合、非遗技艺海外展演、参展推介等方式,将中国茶文化、茶风尚,嵌入全球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中。

02技术升级:标准建设与引领

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ISO20716:2022《乌龙茶—定义和基本要求》、ISO 18449:2021《绿茶 术语》、ISO 5642《茶多酚提取物:定义和基本要求》等国际标准,都是由中国研究团队主导发布的茶叶国际标准。在已有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际标准互认机制,推动中国茶标准成为全球行业标杆,有利于为中国茶出海谋局铺平道路。

03市场多元化:全球布局、多点开花

中国茶企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

魏有同样强调,变革更应该紧盯高质量市场,并提出具体的市场谋局建议:

首先,要不断加大欧洲市场的开发力度,由于近些年欧盟不断提高的农残限量标准,我们对欧洲市场的出口不断下降,但是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我们的质量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我们很多地区的茶叶已经有了重返欧洲市场的底气,只是原有的市场已经被其他出口国所代替,那我们就需要下力度去开发,欧洲市场是所有市场里非常有价值的市场,值得培育和下力度;

其次,美国市场要坚决不能放弃,这个时期非常艰难,但是守住了并拓展了,市场就非常稳固了;

第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是我们要积极开拓和重视的市场;

第四,中东市场是一个很有价值和值得培育的市场;

第五,东盟和非洲市场,巩固现有的市场同时,要加大开发和培育力度;

第六,除了传统的茶叶,更要加大抹茶和茶叶深加工产品出口,这个中国走在了日本的后面,但是这几年发展非常快;

第七,新茶饮出海全面爆发,抓住这个机遇,加强合作和供应链打造。

在“对等关税”冲击与全球经贸变局的双重压力下,中国茶产业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市场。

通过技术升级、市场多元化和文化输出等手段不断加速产业升级,将发展焦点落位于立足品质、品牌与文化的“价值竞争”,唯有以变应变,方能在全球贸易变局中破茧成蝶、抢占市场,让千年茶香穿越周期,在全球化浪潮中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