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净利润双降,千禾味业经历变革阵痛
文|李振兴
4月15日,在消费复苏不及预期、调味品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酱油龙头千禾味业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营收30.73亿元,同比下滑4.16%;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下降3.07%。十年来收入和净利润首次同时下滑。
2025年一季度,千禾味业营收同比降幅扩大至7.15%,但净利润逆势增长3.67%。这份"增收不增利"与"量减利增"交织的财报,折射出千禾味业转型期的阵痛。
从核心业务板块来看,千禾味业2024年三大产品线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缩。酱油作为营收主力,占比为63.8%,收入同比下降3.8%至19.6亿元,销量增张1.3%,但价格下降5%。
食醋品类受制于区域品牌围剿,2024年的收入锐减12.5%至3.7亿元,市场份额遭稀释。其他调味品虽降幅0.4%,但7亿元规模的第二增长曲线尚未形成有效支撑。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这种"全线收缩"背后存在双重压力。外部环境上,2024年国内调味品零售额同比下滑2.3%,零添加赛道上,海天、李锦记等巨头持续发力,行业价格战白热化;内部策略上,千禾味业主动清理渠道库存、优化经销商结构,导致短期市场覆盖率下降。
数据显示,2024年合同负债(预收账款)同比减少45.6%至1.62亿元,或能看出渠道上备货意愿减弱。
在经销商策略上,千禾味业也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转变。2024年经销商总数净增66家至3316家,但2024年内淘汰低效经销商超200家,重点考核动销率、库存周转等质量指标。这种"换血"策略在2025年一季度加速,经销商数量净减少34家,显示出渠道优化的决心。
经销商的调整,直接影响所在区域的业绩。2024年西部大本营收入下滑8.9%,东部、北部市场分别下降1.8%、1.4%,仅南部市场凭借14%增长成为亮点。2025年一季度,除中部地区降幅收窄外,其他区域延续疲态,南部市场更出现2.4%的负增长,显示渠道调整尚未完成动能转换。
在2024年营收持续承压的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千禾味业净利润1.61亿元实现3.67%正增长,扣非净利润增速达4.65%,透露出积极信号。
国金证券分析预计,千禾味业内部调整完毕后,将重启渠道开发和网点扩张,2025年收入端有望实现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修订草案)》的出台,明确禁止使用"0添加"等误导性标识。千禾味业赖以崛起的核心标签遭遇品牌价值体系重构的考验。
虽然千禾味业在“0添加”赛道上遇到限制,但可以从标签依赖到系统能力建设,实现产品矩阵重构。千禾味业有机酱油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8%提升至2025Q1的12%,毛利率高出普通产品15个百分点。坚守高端定位,推动终端均价提升8%。
功能化延伸,2024年推出的减盐30%酱油已占酱油收入5%,适配"三减三健"政策导向。针对婴童、银发群体的定制产品线,2025年计划投入1.5亿元建设专用生产线。
另外,对比行业龙头,千禾在餐饮渠道的短板明显:2024年餐饮渠道收入占比仅7%,远低于海天的35%。经销商餐饮服务能力评估显示,仅12%经销商具备厨师资源维护能力。
财报显示,千禾味业电商渠道占比已提升至28%,餐饮定制业务同比增长37%。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尽管2025年一季度营收降幅扩大,但净利润回升显示经营质量改善。随着渠道调整逐步到位,二季度起收入端有望企稳回升。研报预测2025年营收增速将回升至3.8%,净利润实现5%增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