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圈筹开酒饮便利,供应链生意的品类边界在哪里

近日,《第三只眼看零售》获悉,锅圈正在筹开新店型“锅圈酒饮便利”,定位“喝到家”。

该店型目前尚未展开全国招商,是锅圈向酒饮烘焙品类渗透的一个尝试。从店型设计来看,锅圈酒饮便利主要有四个商品分区,分别是品质酒水、常温产品、冷饮保鲜、甜品烘焙。相比较锅圈食汇主打“在家吃饭”来看,锅圈酒饮便利偏向酒水到家,属于全新消费场景。

锅圈创始人杨明超向《第三只眼看零售》透露称,预计今年5到6月,锅圈酒饮便利会有门店开出。推出该店型是为了“探索喝的到家”,店类会有酒饮、果汁精酿、早点烘焙、冰淇淋、水奶,窗口现制冰淇淋、冰杯等品类。

锅圈瞄准的酒水、烘焙、奶制品品类,是当前市场上增长较快的潜力品类。

例如酒类专业店在酒水销售渠道和即时零售渠道中均有明显增长。美团闪购酒饮及生鲜食品业务总经理周南曾表示,酒水将是2025年即时零售最有发展潜力品类之一。烘焙品类结合全国性供应链资源,也有可能突破烘焙专业店地域限制,向规模化发展。

选择现阶段发力,拓展品类边界,可以看出锅圈的两方面考量。

从上游来看,锅圈实际上是在做供应链生意,从“吃”到“喝”,有利于锅圈突破原有品类限制,覆盖更多消费场景。据了解,锅圈实业在2024年成为宋河酒业唯一重整投资人。这也被业界看作是锅圈入局酒水产业链的一大动作。

在门店端,锅圈现阶段定位为深扎社区,即时零售,餐饮到家。那么拓宽商品品类,有利于为锅圈APP等即时零售渠道引入更多C端流量,让酒饮、烘焙、火锅、烧烤食材等商品实现客群共享。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酒水生意并不好做。例如主打“20分钟送酒到家”的酒类流通企业酒便利就被爆出实控人失联、出售子公司股权等信息。锅圈能否在处于深度调整期的酒类零售中站稳脚跟,还需要市场验证。

酒水+烘焙投资酒企提前布局

锅圈酒饮便利的品类结构,是当前增长品类的一次“小集合”。

近几年来,针对酒饮、烘焙、奶制品等单一品类开出专业店,以“品类杀手”角色切入市场的连锁品牌不在少数。其中不乏获得规模化增长的头部品牌。除了市场关注较早的酒饮专业店、烘焙品牌之外,牛奶便利店也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业态。例如一鸣真鲜奶吧门店数超过2000家,2023财年营收超过26亿元。

但像锅圈这样,将三者结合的玩家目前还不多见。理想情况下,酒饮、乳制品、烘焙品类的客群能够互相导流,有可能避免单一品类专业店布局初期客流不足,难以积累规模化优势等问题。但叠加品类同时也意味着供应链管理宽度变宽,库存周转效率考验加大等问题。

锅圈的优势在于,现有锅圈食汇门店网络为其提供了销售规模保底和供应链效率保障,便于锅圈酒饮便利与上游供应商优化成本效益。

据锅圈官方表示“集团的供应链数字化(包括生产、采购、仓储和物流)使本集团能够对从采购端到门店端的供需动能进行监控,并密切监控存货水平,从而实现对整体供应链的高效管理。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集团与仓储和物流供应商合作,凭借遍布中国18个数字化中央仓库,通过数字化存货和条码管理实现了产品的快速流通”。

同时,锅圈也在布局上游供应链。

从锅圈酒饮便利推出的前期动作来看,锅圈实际上早有布局。曾经的豫酒龙头宋河酒业目前已经由锅圈重整投资并接管。2024年8月,锅圈实业集团董事长杨明超在宋河重大活动上亮相并表示,锅圈实业是宋河酒业唯一的重整投资人,且重整投资正在按既定流程稳步推进。四个月后,河南省鹿邑县人民法院终审裁定,批准宋河酒业合并重整计划。

宋河酒业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以来,锅圈实业不仅向宋河酒业提供财务支持,还以前瞻的产业视野,为宋河酒业注入全新的管理理念和市场经营策略。打破宋河酒业固有框架和局限,创新白酒渠道模式”。

据了解,宋河酒业重组后开始向渠道方让渡利益,并破局渠道压货痛点,表示“让消费者更爱喝,让渠道方更赚钱”。结合锅圈开出锅圈酒饮便利来看,这一布局的持续性就得以显现。

“河南白酒市场规模超600亿元,有巨大的商业机会。横向对比来看,江苏、安徽等地均具有百亿级的白酒品牌和上市公司,而河南本土白酒品牌加起来尚不足百亿元,以河南市场宽度和深度、宋河酒业产业基础为支撑,宋河酒业深耕河南市场,大概率能实现‘十年百亿’营收目标”。杨明超曾公开表示。

同时,针对销售体量较大、单量稳定的产品,锅圈也会推动“单品单厂”供应。简单来说,就是让一个供应商只供应一个品类或一种产品,从而以集中规模换取生产效率,同时把控品质,实现供应效率提升。据了解,锅圈已与上游数百家供应商形成深度合作,在关键产品上实现了单品单厂供应模式。

做供应链生意拓展品类边界

锅圈无疑是以S2B2C模式,做供应链生意。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锅圈现有门店10150家,其中自营店15家,占比0.1%。同比2023年末共有10307家门店来看,锅圈门店数减少了157家。这意味着,锅圈需要给加盟市场更具吸引力的理由,才能持续增长,扩大供应链规模。

从2024年动作来看,锅圈一方面是扩大了第三方供给,即向食品批发商、超市、餐厅、其他企业以及直销消费者等其他渠道供货。这一部分2024年销售占比13.7%,同比2023年提升了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锅圈也通过创新店型覆盖其他市场。例如2024年锅圈推出了针对乡镇等下沉市场店型,在产品结构和门店陈列等方面均有别于锅圈食汇标准门店。数据显示,乡镇市场店型2024年度净新增287家门店,增速高于标准门店。

拓展品类成为锅圈寻找新增量的重要方向。

早期,锅圈的客群需求定位是“冬天吃火锅、夏天吃烧烤”。随着跨业态竞争加剧,以及对标市场有限等问题,锅圈开始改为瞄准“在家吃饭”场景,计划成为消费者餐桌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在推出锅圈酒饮便利之前,锅圈就有不少业态尝试。锅圈·肴肴领鲜是锅圈针对农贸市场推出的新店型,面积10-20平方左右。该店型主要售卖即买、即烹、即食食材,以家常小炒、家宴大菜、秘制烤肉、煎炸小吃等7大类食材为主。从大众点评信息来看,黑椒牛肉、鱼香肉丝、黑鱼片等自带料理包的预制菜属于明星产品。

锅圈·黑珍珠是锅圈开设的高端食材集合店,门店位于郑州市北龙湖金融岛,集就餐与购物为一体,提供包括烧烤食材在内的多种高端食材供顾客选择。据了解,该门店虽然将主营业务设置为销售食材,但在店内设有包厢为顾客提供堂食体验。

由此可以看出,锅圈迫切想要找到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

锅圈遇到的问题,其实不是孤例。一些面积较小,品类宽度较窄的专业店,经历了大规模门店扩张之后,容易暴露出战略纵深较浅的短板,这使得它们不得不扩充品类来获得单店的增长空间。例如零食专业店转向批发超市。

启承资本创始合伙人常斌认为,一家全国连锁的专业店品牌必须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规模扩张,打造聚集单一品类的专业店顾客认知,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其次是深耕供应链,因为聚焦,所以能够更好地向上游延伸供应链,获得供应链优势;最后是扩充品类,增加客户价值,提升单店销售。

风险在于,品类专业店扩充品类有可能丧失因为聚焦而专业的传统优势,同时增加了多品类经营难度,导致消费者认知混乱。“比如当零食店回过头再去扩充超市品类,就相当于你逐渐成为那个被你打败的竞争对手,这个逻辑是有问题的”。一位业内人士向《第三只眼看零售》分析称。

这样一来,做深还是做宽,也就成为“锅圈们”的战略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