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牛董事长”遭调查,紫天科技还会“硬刚”吗?
来源:紫天科技公告
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律师宋一欣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及其中介机构等因虚假陈述等的证券欺诈行为导致证券投资者权益受损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和利息损失等。权益受损的证券投资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宋一欣认为,紫天科技案的索赔条件为:2024年10月28日前买入紫天科技股票或债券等证券市场公开发行产品,并在2024年10月28日及之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受损投资者,可以办理索赔登记。
上个月,紫天科技刚被立案调查,公司于9月6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和《立案告知书》。有意思的是,紫天科技就是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而对于被立案调查的消息,紫天科技仍没有及时履行信披义务。
为此,深交所还特地发函敦促,但直到10月27日,紫天科技才将两次被立案调查一并披露。
同日,深交所的《关注函》也“火速”送抵紫天科技。
据《关注函》显示,除了上述2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紫天科技还因涉嫌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被福州市公安局立案调查。而且,福州市公安局对公司立案调查后,办案人员多次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宋庆、李琳、李想等人,均未获回应。
紫天科技也并未披露被福州市公安局立案调查事项,深交所表示将启动纪律处分程序,并视案件调查情况依法采取进一步监管措施。
加上上述3次,紫天科技近一年已4次被立案。
2023年11月,紫天科技因没有及时披露控股股东控股股东福州市安常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有公司股权被冻结,也被证监会立案。
2023年12月,姚小欣作为紫天科技时任董事长、总经理,郭敏作为紫天科技时任董事、副总经理和董事会秘书,被认定为紫天科技前述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紫天科技方面,公司、姚小欣、郭敏分别被罚款50万元、50万元,以及20万元,同时被予以警告。
进入2024年以来,紫天科技身处“多事之秋”,其董事会、高管团队也经历了“大换血”。
来源:证监会官网
当前,紫天科技确实被2023年报疑云全面笼罩。
4月30日,延期之后,紫天科技终于披露了2023年报,其“业绩突然暴雷”的事实也随即公之于众。2016年变更实控人之后,紫天科技始终保持年度盈利,2023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还达到2.06亿元,结果2023年全年突然巨亏12.1亿元。
紫天科技解释,亏损原因主要受国内经济及行业各种因素的影响,2023 年公司销售回款同比减少,年末公司基于谨慎性考虑加大计提了应收款项的预期信用风险损失。
2016年至2022年,紫天科技7年的归母净利润合计为10.4亿元,都不够填补2023年一年的亏损。
紫天科技披露年报当天,深交所就火速下发《关注函》指出紫天科技信披违规——突然出现大额亏损,没有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
深交所还提醒紫天科技2023年报披露数据与之前的披露存在重大差异,要及时更正,并自查是否存在虚假记载等。
事实上,紫天科技的信披问题,已被市场诟病已久,也被监管敲打多次。
今年5月6日,深交所对紫天科技下发《年报问询函》,追问公司是否涉及财务造假等相关情形,同时关注公司毛利率、存货及商誉等多个财务指标,要求公司在5月20日前详细说明和回复。
但紫天科技对于《年报问询函》的回复一再难产,甚至已经延期11次。期间,还出现了2024年A股市场的一个名场面——紫天科技董事长宋庆先后以个人身体不适、不负责具体回函工作等为由拒绝和深交所实质性沟通。有投资者还对此戏谑道,这是“有史以来,上市公司最牛的董事长!”
来源:罐头图库
然而,“泼天富贵”刚接到手没几天,紫天科技就又因信披的“老毛病”被监管接连敲打。
除了前文提到的因未及时披露控股股东股权冻结被立案,2023年11月23日,深交所对紫天科技下发监管函,称投资者反映紫天科技电话打不通,深交所互动易的提问也长期没人回,提醒其管理好投资者关系。
再接着,深交所又发问询函,针对上述热点相关的业务,对紫天科技进行了详细询问。
2023年半年报中,紫天科技表示云服务业务以算力为中心,将服务器、算力、网络、软件等进行整合从而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当年上半年,公司多出一笔云服务收入为2.2亿元,毛利率达41.71%。
而在深交所的追问下,紫天科技又表示,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采购服务器为云存储服务器(不涉及算力服务器)。2023年前三季度,紫天科技云服务业务营收约3.4亿元,但仅有两个客户。
而关于《完蛋》及布局互动影视赛道,紫天科技在回复函中表示,HippoJoy自成立以来,主要通过与河马游戏共创游戏,自研或获得游戏版权授权,再授权给其他关联方主体进行变现。截至回函日(2023年12月12日),HippoJoy并未直接产生利润,收入主要通过关联方与其他公司合作产生。
在监管的接连敲打下,紫天科技的股价也在波动中下行,尤其是2023年年报被监管重点关注以来,以及这次被立案,其股价更遭遇重挫。
截至10月28日收盘,紫天科技股价报15.86元/股,总市值26亿元,较2023年的最高点94亿元,已经跌去68亿元,缩水7成。
04
紫天科技的前世今生,
背后是姚氏家族
被指视信披为“儿戏”的紫天科技,背后的姚小欣家族却可以称得上是资本市场的高级玩家。
2016年,创业板公司明确不被允许借壳上市,而姚小欣家族则通过饱受外界质疑的“类借壳”方式,最终入主了当时还叫南通锻压的紫天科技。
因市场竞争激烈亏损,南通锻压开始探索资本运作。2015年,南通锻压董事长、实控人郭庆打算以转让部分股份的形式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并提出辞职。次年,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亿家晶视、北京维卓、上海广润三家公司各100%股权,形成锻压设备和现代广告服务业的双主业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公司合计作价占南通锻压前一年资产总额、净资产规模逾3倍,累计营业收入也超过上市公司相应指标的130%。而姚小欣家族的公司,安民投资股份认购数量为3100万股,占配套融资总股份的45.6%。
这一系列操作在外界看来有借壳的嫌疑。按照当时的规定,创业板公司不允许借壳。但南通锻压对此表示,重组前后公司实际控制权未发生变化,因此不构成借壳上市。
来源:罐头图库
综合媒体报道,紫天科技当前实控人郑岚、姚海燕背后的家族投资由来已久,涉猎范围较广,资本操作经验丰富。早年投资南京房地产行业,开发了五塘村广场星河翠庭住宅项目、定淮门住宅项目、瑞金北村住宅项目和卧龙湖别墅项目等,累计开发近百万平米,之后转型投资领域,曾投资过天润数娱、中国中铁、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等。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时报》一篇名为《“类借壳”遭否,控股股东仍不言弃》的报道中提到:一位江苏私募人士表示,南通锻压重组被否后继续推进是可以预想到的结果。
“因为南通锻压控股股东是PE,而PE一般擅长资本运作,PE掌握上市公司控制权后具有比较强烈的市值管理色彩。跨界并购不仅能提升南通锻压盈利能力,而且还能丰富南通锻压题材,进而助推股价等。”
姚小欣家族的资本游戏玩得游刃有余,紫天科技也一度借着爆火游戏股价飞升,但漠视市场规则被指视信披为“儿戏”,姚小欣家族和紫天科技最终是否会经历“一场游戏一场梦”?
关于紫天科技多次被立案,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