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水牛奶头部企业百菲乳业被曝旗下“百菲酪”牛奶发生多起牛奶变质事件。百菲乳业售后相关负责人向中国青年网表示,这是偶发性事件,运输过程中或经销商储存过程中温度不适宜,可能导致部分产品出现变质情况。

  官网显示,广西百菲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广西百菲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坐落于“中国奶水牛之乡”广西灵山县,是一家集养殖、生产、研发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公司“百菲酪”品牌获“2019天猫乳饮冰年度新锐明星品牌”第三名,荣登“2021町芒新乳业品牌榜”。2023年,天猫百菲酪旗舰店在“双十一”活动中GMV(成交金额)排名常温乳制品店铺第七。2024年,公司天猫百菲酪旗舰店在“双十一”“618”活动中GMV(成交金额)分别排名乳制品店铺第六、第七。

  在黑猫投诉平台和社交媒体,近期不少消费者吐槽,成箱购买的“百菲酪”牛奶出现一包或几包变质情况,喝起来“发酸发苦”,有孩童误饮现象,也有消费者饮后出现腹泻现象。记者核实了部分消费者,大都反映百菲乳业给予了一定的赔偿或补偿。按《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金额不足1000元的,赔偿1000元。记者核实的几位消费者均称未能获得千元赔偿,因此对处理结果仍有微词。

  就百菲乳业牛奶为何变质,9月5日,百菲乳业售后相关负责人受访时表示,近期天气较热,运输过程中或经销商储存过程中温度不适宜,可能导致部分产品出现变质情况,这是偶发性事件,是个例,“没有大量出现”。就今年出现的类似案例是否有统计数据,该负责人称“不清楚”。

  就牛奶配送情况,该负责人表示,百菲乳业是冷链运输,但“到经销商仓库或门店怎么处理,我们不知情”。当被问及经销商是否百菲乳业的经销商时,这位负责人称“这个我不确定”。

  就是否采取相关改进举措,该负责人称涉及物流仓库的管控、温度以及一些人员的增加,“具体的相关操作我们这边不是很了解”。

  今年7月10日,百菲乳业上交所主板IPO已接受问询。招股书显示,百菲乳业主要从事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以生水牛乳、生牛乳为主要原料的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巴氏杀菌乳和含乳饮料等。

  尽管地处“水奶牛之乡”,百菲乳业的奶源却九成以上来自外采。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百菲乳业的外购生鲜乳占比分别高达100%、96.34%和94.95%,其自产生鲜乳同期占比分别为0%、3.66%和5.05%。

  值得注意的是,百菲乳业从非水牛乳产地宁夏大量采购生鲜乳。如2023年,宁夏科牧华为百菲乳业第一大供应商,生鲜乳采购金额为6423.68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1.70%。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百菲乳业入选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不过招股书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其研发费用较低。报告期内,百菲乳业研发费用分别为269.2万元、456.9万元、821.3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4%、0.43%、0.58%。

  百菲乳业在招股书中对此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受皇氏集团、阳光乳业研发费用率较高影响,如果扣除皇氏集团、阳光乳业的影响,公司的研发费用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差异较小,处于合理变动范围”。

(责任编辑:房晓宇)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