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代表被多地约谈
医药反腐态势趋严,多地卫健、医院约谈医药代表。
医疗购销监管收紧,多地约谈供应商、医药代表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召开2025年供应商廉洁警示集体约谈会,要求供应商高度重视廉洁购销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医院业务往来单位接待管理制度,禁止医药代表进入医疗区域开展销售业务。
医院约谈供应商、医药代表在近期已成常态。
8月15日,福建省肿瘤医院发布消息,院纪委组织召开第二批重点岗位项目服务商集体廉政约谈会,医院相关负责人以及10家服务商代表参加了会议。
8月9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召开“2025年行业作风建设暨治理商业贿赂承诺签约大会”,各科(处)室负责人,药品、器械(耗材)经销商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会议。
现阶段,针对医药代表进院拜访已完成制度化规范。多地明确要求,医药代表拜访医生需遵循“三定两有”原则,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有流程、有记录,违规私自接触医药代表的医务人员,将面临不良执业记录乃至移交司法机关的处理。
8月8日,中南医院纪检监察办公室发文,称在联合巡查中发现,有医药代表无登记、未预约擅自出入门诊诊间。对此,参与联合巡查的相关部门已对涉事药品企业负责人开展专项约谈。
除了医院外,卫健部门也对医药代表开展约谈监管。
7月30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卫健局组织召开卫健领域医药代表廉洁从业集体约谈会,会议提出,强化监督问责,形成长效机制,把牢医药购销领域廉洁从业关。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开年以来,已经至少有数千名药械代表被约谈。
违规红线明确受贿行贿一起查
今年6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委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简称《通知》),鼓励医药企业参考《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加强合规管理,推动医药代表在医疗机构内的合规管理,持续净化医药购销秩序。
《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共4章49条,覆盖医药购销领域全业务、全流程、全链路的九个场景的商业贿赂风险点。针对每个具体场景,列出正面、负面两张参考“清单”。
随着规则逐步清晰,针对医药代表的监管颗粒度全面细化。除了约谈这类将风险前置的措施外,一批违规的医药代表已经被官方处理。
近期,国家医保局公布八起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其中多起与医药代表直接相关,涉及伪造医疗文书、协助虚假购药、操纵医保结算流程等。
日前,重庆市纪委监委介绍重庆各区县医药反腐整治成果。其中,一医药代表宴请、送礼多名乡镇卫生院院长,被纪委监委查办。
作为利益输送的另一端,医院、医生的行为也在面临更严监管,与医药代表、供应商的交往即为重点内容。
8月1日,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等四部门印发《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年版)》,明确要求要净化“朋友圈”“社交圈”,不搞团团伙伙、请托办事、利益输送,主动接受监督。
上文《通知》中也提到,要完善医药购销领域行贿人、受贿人“黑名单”制度和不良单位记录制度。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强化受贿行贿一起查。目前已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二)》修改行贿犯罪的相关规定,为严厉惩治行贿犯罪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法律支撑。对犯行贿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医疗领域行贿被列入从重处罚范畴。
自2020年起实施《医药代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以来,医药代表被禁止承担销售任务,仅允许从事学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活动,违规者将被严惩。多重监管红线之下,医药代表加速转型已迫在眉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