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咨询文件引热议:禁售期缩短或改变一级市场投资逻辑?
2024年即将过去,今年银行业IPO市场一直比较低迷,不过最近终于有了些新动向。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消息,宜宾市商业银行在12月20日通过聆讯环节,距离在香港主板上市仅一步之遥。一旦在港股成功上市,该行将打破内地银行在港股市场超过三年的IPO沉寂局面,成为继东莞农商行之后又一家在港上市的内地银行。
今年截至目前,A股市场银行股IPO仍“颗粒无收”,不仅未有银行成功实现上市,反而有3家主动撤回了申请,使得排队企业数量减少至7家,部分银行由此尝试转向港股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明年预计中小银行登陆A股市场的可能性较小,不少银行可能会转战港股市场,但港股市场对内地中小银行的关注度不高,中小银行估值普遍较低,且港股市场的流动性相对有限。
上市之路较为曲折
历经此前两度递表失败,宜宾市商业银行港股IPO之路终于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
近日,公布了宜宾市商业银行聆讯结束后的资料文件,表示其通过聆讯,其上市联席保荐机构为建银国际和工银国际。
“不出意外,银行后续上市进程有望稳步推进。”投行人士告诉记者,通过聆讯表明该行已经通过了港交所对其上市资格、业务可持续性、合规性等方面的详细审查,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还需完成路演、招股等后续步骤,最终才能正式挂牌上市。
公开信息显示,宜宾市商业银行成立于2006年末,由宜宾市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资产规模突破1000亿元,跻身千亿级别城商行之列。
目前,该行是宜宾市最大、四川省第二大的城商行,主要股东有四川省宜宾五粮液(143.080, -0.40, -0.28%)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市财政局、宜宾市翠屏区财政局、宜宾市南溪区财政局,持股比例分别约为19.99%、19.987%、19.98%、16.94%。
宜宾市商业银行上市之路较为曲折。自2021年底宣布“加速实现千亿市值上市银行”的目标以来,宜宾市商业银行已经三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而先后已历时一年半。
资产质量有待提升
从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到,宜宾市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规模扩张明显,但净利润波动较大、资产质量亦有待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宜宾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刚刚突破千亿元,为1001.93亿元。此前的2021年至2023年,该行的总资产规模分别为684.90亿元、804.13亿元、934.44亿元。
不过,将宜宾市商业银行放在整个四川省来看,资产规模较为一般,头部城商行成都银行(16.970, 0.51, 3.10%)总资产规模达到万亿元,四川银行资产规模也达到了3379.65亿元,另外两家城商行天府银行和绵阳城商行总资产规模也超过2000亿元。
宜宾市商业银行近年来利润波动也比较大。财报数据显示,该行2020年实现净利润3.3亿,同比增长135%,但此后的2021年、2022年、2023年净利润增速远不及2020年,分别为7.3%、24.2%和7.0%。
资产规模较为一般且盈利情况波动,宜宾市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群体的依赖程度较高。贷款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宜宾市商业银行向五粮液集团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的贷款及垫款总额约为25.62亿元;同期,该行向五粮液集团上下游合作伙伴发行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约为37.73亿元,占到宜宾市商业银行承兑汇票总余额50%。
存款方面,宜宾市商业银行对五粮液的依赖程度也较高。截至今年6月末,宜宾市商业银行的公司存款总额(不包括应计利息)为约395.35亿元。而五粮液在2024年半年报,报告期内,五粮液存放于宜宾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为129.09亿元,占比超过了三成。
值得关注的是,在资产质量方面,宜宾商业银行承受一定压力。虽然不良贷款率得到控制,截至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27%、1.77%、1.76%和1.72%,但不良贷款余额出现增长,分别为8.04亿元、7.73亿元、9.04亿元和9.44亿元。
未来放闸的可能性较小
最近几年银行A股上市明显放缓。2020年至2022年分别有1家、4家和1家银行上市,与2019年的8家相比差距明显。
2022年4月,江苏大丰农村商业银行未能通过证监会首发,打破了银行类金融机构IPO“逢会必过”的惯例。此后,2023年再未有任何银行上会,银行上市明显遇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