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情绪脉搏!ETF主动加减仓的时机这样把握!
市场不好,就是多总结的时候。
对于ETF主动投资的节奏,在这轮行情体会很深,无保留分享给大家。
-2万亿下方无牛有博弈,不适合大多数投资者参与
-普通投资者应场外长投、定投,参考
-不是天才,就讲究纪律和大巧若拙。

主动投资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这轮行情下来,可以进一步提炼:短期对资金抱团的预期。不管是不是理性,大家觉得能涨就行,这种就需要情绪支撑。
啥都算得门清的,那就是外资那种机构,心中无牛。

而我们可以技术性的把情绪归结为两类:主题情绪和市场情绪,通常以量能或流动性进行反馈。主题关注热度和抱团程度,市场关注整体的资金充沛程度。
以上也是我们在早报上经常分析的。
A股很不成熟,极为情绪化。因此我们指出,牛市就是情绪推动的溢价泡沫,情绪没了泡沫自然要破。

那么按照以上逻辑,我们可以总结下。
第一减仓点:是主题量能趋势开始减弱的那时起,注意:普通人不指望逃在最高点。
第二减仓点:是主题和大盘流动性都开始减弱的时候,可以考虑第二次减仓。

这里注意,通常在量能收缩周期,操作肯定应该要谨慎一些,因为逆水行舟胜率肯定低。尤其是主题和大盘量能都在降低的时候,起码 “管住手”大概率是对的。
而补仓点有两个级别。
一般补仓点目标把握单向情绪拐点,要么是主题情绪来了要么是大盘情绪反弹中,通常持续性可能差点。但是可以试试,特别是来了利好的时候,兑现率高。
而最理想的,就是两种情绪同时上升阶段,是胜算较高的补(加)仓点,逢低加或有利好加都有胜算。
当然,这个位置应该不是最低点,抄底是能力圈之外了。

比如,半导体ETF向下的流动性拐点,在11月13日,而大盘的出现在11月14、15这两天。
但同时可以看到,在10月9日之后半导体第一波量能快速下降,但是在10月30日左右重启,而大盘总体也在这时再次回归流动性。

而金融科技的拐点,大约在11月8日附近,在11月11日完全确认。之后净值虽然有反弹,但总体上难度大了很多。

必须说,以上的分析方法,肯定和牛人的那些高端战术不能比,但也是无保留的纯分享。
我们系统里做出的那些功能,必然不是无的放矢的,为了提升一点胜率,少操一点闲心。

那么对于补仓战术,我们也多画了一张图,可以以后讲,各位可以先参考下。
对于主动投资,再总结几句:
-目标提升总体胜率,允许一定失败尽快认怂;
-关注情绪潮起潮落,顺势而为;
-顺水行舟的窗口更香,鸡肋行情少参与;
以上木鱼ETF原创分享,期待大家都少亏多赚!
(转自:木鱼ETF)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