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渐近投研)

今天我们继续讲新年展望系列专题,针对各位会员朋友最关注的十个关键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详细观点请大家关注1月20-21号的会员策略会。上节课我们讲到了第4个问题:2025年A股会有牛市吗?今天我们继续把这个问题讲完。

核心观点:短期没有基本面支撑,波动会比较大,中期保持乐观,未来1-2年市场都有机会,初期是估值主导的“水牛市”,后期是业绩驱动的“实体牛市”。

核心逻辑:(1)从基本面来看,经济周期处于复苏周期,基本面已进入出清后期,下行风险和空间都很有限。(2)从政策面来看,“稳住股市”定调之下,救市期权已经触发,市场下行有底。

(3)从估值面来看,短期估值超涨后需要消化,但中期看依然处于低估区域,向上弹性很大。

从绝对估值也就是股市的PETTM来看,现在的估值看上去似乎不便宜了。截至2025年1月初,大盘沪深300的PETTM在12.5倍左右,历史水位处于60%左右的中性偏高区域,之前历史水位甚至一度达到80%的高估区域。

但正如上次策略会我们所讲,现在PETTM代表的绝对估值没那么重要,因为基本面上行周期的PETTM很高不一定代表高估。一方面,现在的PETTM是基于几个月前的历史业绩计算的,而业绩基本面正逐步从出清进入改善周期,这样未来新的季报出来之后会消化掉一部分估值,所以真实的估值并没有PETTM那么贵。另一方面,基本面预期已经反转,只要后续基本面改善的趋势能持续,那么估值完全可能先于基本面定价,在中性的基础上变得偏贵,在偏贵的基础上变得更贵,不是估值错了,而是它在提前定价未来。

所以如果考虑上未来1-2年的业绩基本面改善趋势,那A股的估值并没有目前PETTM反映的那么贵。现在以及未来1-2年看估值不如直接看点位,这更能反映目前A股的定价状态。以沪深300为例,现在虽然没有之前底部那么便宜,但毕竟还只有3700多点,相比上轮牛市6000点的高点还有35%的差距,中期来看依然处于低估的状态,牛市向上的空间和弹性还很大。

不过,中期是中期,短期是短期。短期来看,估值的领先定价不能领先基本面太多。比如,9月刺激升级之后,大家预期基本面改善,PETTM如果只是从低估区域上升到中性区域,相对比较合理,但如果像10月初那样过快的提升到高估区域,可能就有点过于乐观了,2024年年底以来的调整就是这个原因。

从相对估值也就是股债比价来看,现在股市相对债市的估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股市还是明显低估,但更重要的是债市明显高估。

继2024年连续刷新历史最低纪录之后,股债比价在2025年开年的几个交易日里就再创新低。1月6号股债比价历史性的跌破了20%,创出19.91%的历史最低值,整整比2024年之前的最低纪录低了8个百分点。

但这主要不是因为股市跌到了历史上最便宜的状态。事实上用于计算股债比价的沪深300PETTM是明显回升的,目前沪深300的PE估值在12.5倍左右,2024年四季度一度涨到接近14倍,相比2024年初最低值10.4倍已经回升不少,并不是最便宜的状态。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债市涨得太多、明显高估。从2020年底开始,债市在过去四年经历了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轮牛市,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从3.3%以上下行到1.6%以下,直接抵消了股市的估值修复,把股债比价不断拉低。

所以股市并没有目前股债比价反映的那么便宜,但超低的股债比价确实说明,股市比债市的性价比高出不少。之所以股债比价跌成这个样子,并不是股债比价失效了,而是相对而言,大家对股市太悲观、太谨慎,而对债市太追捧、太乐观,未来1-2年随着经济基本面的改善,股市大概率明显跑赢债市。

换一个角度更容易理解,估值的反面就是潜在收益率。现在沪深300的PE隐含的股市潜在回报率在8%以上,而10年期国债隐含的债市潜在回报率只有不到1.6%,投资股市的风险补偿非常高,股市相对债市足够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