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波澜起伏,债券资产的投资价值日趋关键。面对当下的不确定性,如何才能从增量信息中精准把握市场动态?如何能够更好地判断后市的投资方向?

每周我们将聚焦最新的债券市场动态,探讨如何在低利率环境下为您的资产配置构筑防线。「债市佳见」将与您一起,周周同行,洞察债市风云,把握财富稳健增长的每一次机会。

近期,债市打响了新年的第一战,在年初的火热态势下,由于央行监管态度、政策调节工具以及降息预期的转变,市场出现阶段性调整。那么债市为什么陷入调整?最近提示债市风险的观点涌现,投资者该如何降低投资风险,保障自身资产安全呢?

1.债市最近发生了什么? 

去年11月中旬,债券市场在短暂歇息后再次迎来急速上涨行情,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下探至1月3日的1.6%。该轮行情一方面来自于降准降息预期的提前定价,另一方面是机构为开门红抢占先机,大量买入债券,推动债券价格上升。

图: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同花顺数据来源:同花顺

然而,国内利率不断下行,美债收益率持续走高,当前汇率压力抬升。央行于1月3日、13日及14日反复提及“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表明稳汇率是当下央行的重心。 

另外,1月9日金融时报发文解读“适度宽松”,更多是对前期货币政策立场支持性的确认,并不是要大幅降准降息,纠正了近期对货币政策的错误预期。基于对央行维稳汇率及降准降息概率下降的预期,债市有所调整。

同时,央行上周称将阶段性暂停买入国债,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提及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意图是提醒长期限国债的市场波动风险。不过,央行也表示,除国债买卖外,还有丰富的政策工具箱来调控市场流动性。

图:央行决定阶段性暂停买入国债

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图片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如何降低投资债券的风险?

随着债券收益率不断下行,目前国内纯债静态收益率较低,今年市场震荡或将是常态。基于此,债券配置对风险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债券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

在信用风险方面,目前城投债依然为多数债基的配置底仓,在一揽子化债背景下,城投债基本面极大完善,信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但投资者要注重投资产品的集中度,避免过度集中投资某一只或某一类债券。通过分散投资,将资金合理分配到不同债券上,可有效降低单一产品波动对投资组合的影响,提高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利率风险层面,正如央行对长债风险的提示,长久期债券波动风险远远大于短债。当市场利率上升时,长债价格下跌幅度可能更大,会给投资者带来较大损失。

图:近10年短期、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最大回撤及年化波动率

数据来源:wind

流动性风险方面,今年债券投资收益预期下降,债券产品在机构及客户端的资产配置定位可能会改变,将会对各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投资者要选择负债端稳定的债基产品,减少因资金大规模赎回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整体来看,近期债市调整是央行引导市场回归理性的结果。长期来看,债券市场依然受经济基本面和宏观环境支撑。债市调整带来短期波动,但投资者不必恐慌,不妨将其视为优化投资组合的契机。

同时,低利率环境下,面对潜在的市场波动,风险控制尤为关键。债券投资应合理选择久期策略,谨慎使用杠杆,严格控制集中度,以期能够获得更为稳健的收益。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刊载内容仅供参考,不应赖以作为预测、研究、宣传材料或投资建议,亦不构成提供或赖以作为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本公众号所采用的第三方数据、信息、资料等内容来自本公众号认为可靠的来源,但本公众号并不保证这些数据、信息、资料等内容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亦不会为这些数据、信息、资料等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读者须全权自行决定是否依赖本公众号提供的信息。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众号所刊载内容可能包含某些前瞻性陈述。前瞻性陈述的标志性词语包括“预期”、“应”、“估计”、“可能”、“会”、“将”、“相信”、“将来”、“计划”以及类似表达。前瞻性陈述通常涉及不可控风险及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前瞻性陈述的预期结果完全不符。任何人需审慎考虑风险及不确定性因素,不可完全依赖前瞻性陈述。本公众号声明,无论是否出现最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它情况,本公众号均无义务对任何前瞻性陈述进行更新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