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富永道| FOF三年逆战,中欧、兴证全球、南方、广发等大厂重铸投资者信心
(来源:合富永道)
来源:合富永道
作者:基辛哥
2024年落下帷幕。公募基金FOF产品终于一扫2022-2023持续两年低迷赚钱效应微弱的颓势,3年来首次战胜纯债基金收益。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FOF盈利53.83亿元,逆转了2023年亏损82.74亿元和2022年亏损171.03亿元的窘境。值得欣慰的是FOF不仅出现一批业绩超10%的产品,且不少FOF大厂旗下产品平均收益率都跑赢5%。一些业绩出色的FOF在全市场配置指数基金和优秀主动权益基金的能力明显增强。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数据显示,得益于2024年市场回暖,2024年FOF无论在盈利、正收益占比还是平均业绩都远远超过了2023和2022年。此外,FOF大厂的实力在2024年充分显现:2024年度兴证全球取得了6.73%平均业绩,获得FOF规模超100亿基金公司级别年度总冠军;在50-100亿级别FOF业绩比拼中,FOF规模97.1亿元的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8.47 %的平均业绩取得该级别冠军;FOF规模75.48亿元的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7.65 %的平均业绩取得该级别第二名;FOF规模73.33亿元的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6.58 %的平均业绩取得该级别第三名;FOF规模91.01亿元的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6.35 %的平均业绩取得该级别第四名。上述基金公司FOF业绩均远远超过同行4.52%的平均业绩和纯债型基金平均4.35%的收益率。
回顾过去3年,FOF发展态势不太乐观。2021 - 2022年,大量FOF产品在市场高点发行,而随后2022和2023年两年熊市FOF亏损累累,FOF从2022年的1928亿元规模到2024年步步走低,2023年滑落到1555亿元,2024年缩水到1475亿元。交银施罗德和民生加银等FOF大厂规模迅速下滑。
其实FOF出现的问题都是公募基金的影子:过度追求相对排名漠视绝对收益;在缺乏向上“贝塔”的市场环境中,一旦主动权益基金整体表现不佳,FOF业绩就哑火;资产配置能力不突出,如重点配置纯债基金的FOF居然跑不赢纯债型基金的平均水平,这样的投资水平让投资者寒了心;有些FOF大厂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心理,对同行优秀产品置若罔闻,重点配置自家产品,近亲繁殖,从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上有悖基金捕手的称呼和投资者的信任。如此种种,2022和2023年的FOF真给人恨铁不成钢可有可无的感觉。
2024年的FOF不仅业绩有了起色,在多元资产配置方面开始发力,引入更多大类资产。不局限于股票、债券,在黄金ETF和指数基金的配置比例大大提高,终于让投资者开始看到了希望。FOF基金经理应该是最了解公募基金新产品和好产品的群体,希望FOF基金经理能对得起投资者的信任,给投资者发掘出真正优秀的基金,为投资者创造实实在在的正收益,别让FOF这个产品从投资者的菜单上消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