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黄灵灵

  4月11日,深交所在北京组织召开中长期资金投资策略会。会上,深交所副总经理唐瑞表示,为更好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深交所正在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围绕产品供给、优化环境、对接服务等关键领域,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深交所将优化机制提升交易便利度,完善ETF大宗交易和盘后交易等机制,引入更多机构为ETF提供流动性。

  中长期资金入市迎新机遇

  中长期资金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唐瑞表示,A股政策面、基本面和市场结构不断变化,正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带来新的机遇。

  从政策角度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各部委也相继推出稳市场的增量政策。一系列新政策的支持,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角度看,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宏观方面,随着一系列增量政策落实,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今年前两个月,投资、消费等国内需求增长好于预期,制造业和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升。

  产业方面,科技赋能持续发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多点突破,中国制造业通过AI开启数字化转型新阶段,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巨大活力。

  从全球经验来看,成熟市场通过构建长期投资机制,为“长钱长投”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美国通过401K计划,将超30万亿美元养老资产长期配置于权益市场。日本养老投资基金作为全球最大养老金之一,资产规模超1.6万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投资于日本股票和债券市场,成为市场的“压舱石”。这些国际实践为探索中国长期资金发展之路提供了有益参考。

  完善ETF大宗交易机制

  近年来,在各种有利因素支持下,保险资金、银行理财、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有力支持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助力构建资本市场“长钱长投”的良好生态。

  为更好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深交所正在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围绕产品供给、优化环境、对接服务等关键领域,

  助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唐瑞说。

  在产品端,完善股债基衍的产品供给。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加强信息披露、分红、减持等行为监管,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司回购增持、开展市值管理。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支持发行更多创新债券产品。加强指数迭代规律和关键因子研究,优化创业板、深证100等指数编制方法。丰富自由现金流等红利、低波产品矩阵,积极推动多资产ETF等中低风险ETF品种落地。研究储备更多宽基与行业主题ETF期权品种。

  在制度端,优化机制提升交易便利度。持续优化中长期资金投资监管机制,落地便利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参与新股发行、股票定增的政策。完善ETF大宗交易和盘后交易等机制,引入更多机构为ETF提供流动性。推进跨市场ETF全实物申赎模式改造。推动将ETF期权纳入QFII、RQFII可投资范围,引导机构开发更多期权资管产品。

  在服务端,靶向施策构建服务矩阵。一方面,服务好现有中长期资金,通过“ETF大讲堂(机构专场)”“走进上市公司”等多种形式,将最新政策和服务传递至机构投资者;另一方面,拓宽中长期资金来源,加强养老定投、教育定投等场景化投资策略推广,推动行业由推广单一产品向推广投资策略组合转变,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基金定投案例。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深交所将在产品创新、一线监管、服务提升等方面迈向更高水平,持续优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希望与市场各方携手并进,以长期主义之光照亮价值投资之路,共同推动市场回稳向好。”唐瑞说。

(原标题:深交所将引入更多机构为ETF提供流动性)

(责任编辑:126)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