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期货:3月3日有色金属日报
1、宏观。海外方面,美国1月CPI同比增3%(预期2.9%),核心CPI同比3.3%(预期3.1%),通胀数据超预期导致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但美股高位快速回落,加大了美联储压力,市场对美联储二季度重启降息概率升温。国内方面,中国1月社融新增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66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专项债发行前置拉动基建预期。3月关注点:一是美国3月或进一步明确关税政策细节;二是中国两会召开,财政赤字率、特别国债等稳增长政策落地力度;三是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表态,若通胀粘性持续,降息时点或延至下半年。
2、基本面。铜精矿方面,国内TC报价有继续下降之势,表明铜精矿紧张情绪再现,成为当前基本面的强支撑因素。精铜产量方面,国内2月电解铜产量105.82万吨,同比增加11.35%,累计同比增加7.91%;3月电解铜预估产量110.02万吨,同比增加10.08%。进口方面,国内12月精铜净进口同比增加17.56%至35.36万吨,累计同比下降1.19%; 12月废铜进口量环比增加25.3%至17.4万金属吨,同比增加8.7%,累计同比增加13.2% 。库存方面来看,2月28日全球铜显性库存较上月末统计增加23.8万吨至76.8万吨,其中LME库存增加6250吨至26.2075万吨;Comex库存增加4386吨至9.3481万吨;国内精炼铜社会库存月度增加21.03万吨至37.61万吨,保税区库存增加2.57万吨至4.54万吨。需求方面,节后下游企业陆续开工,但企业订单冷暖不一,节后铜持续高价也影响了下游的积极性。
3、观点。2月铜价小幅冲高回落,价格实际仍在窄幅区间内波动,川普正式入驻白宫后开始向全球加征关税,引发全球贸易和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市场也在计价这一事件,比如美元、美股的高位波动,美铜市场继续表现出相比LME的挤仓行情(升水一度达到1100美元/吨),资金暂时失去方向下也呈现观望态势。进入3月份,随着天气升温,国内逐步进入季节性旺季,可预计国内将结束累库,开始去库,且随着2月份出口窗口打开,去库幅度可能会有所加大,这将平衡内外库存差,也可能导致国内铜将由宽松转为偏紧和期货升水结构的转变。但从绝对价格来看,依然较难判断,海外政策性风险以及国内需求能否证实都将影响着投资者对铜价的判断。可以预判,若3月特朗普关税扩大或国内基建房地产需求证伪,美股波动加大,铜价或承压回调;反之,若两会释放较强的增量政策或中美再次传出缓和声音,铜价有望突破震荡区间。建议关注沪铜(78500, -860.00, -1.08%)主力7.5万元/吨支撑位。
镍&不锈钢:区间震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