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品战报:36家上市乳企半数增长,利润总额却仅百亿……
前不久,中国36家上市乳企陆续发布了2025上半年财报。食品板发现,36家上市乳企总营收1835.37亿元的规模背后,藏着比数字更珍贵的积极信号:头部企业营收降幅收窄回增,中小乳企涌现高增长黑马,更有企业在细分赛道、渠道创新中找到破局密钥,让行业终于看到 “寒冬渐散” 的曙光。今天,食品板对上半年乳业业绩进行盘点,并按营收进行由高到低排序。通过数据对比看他们如何在承压中破局,为行业书写新的增长答案。
【上半年上市乳企数据之最】
营收之最:伊利股份,619.33亿元营收增幅之最:骑士乳业,增41.18%营收跌幅之最:牧同科技,跌21.86%净利之最:伊利股份,72亿元净利增幅之最:赛科星,增10808.81%净利跌幅之最:皇氏集团,跌549.66%
与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营收实现增长的上市/挂牌乳企有17家,近半数乳企实现增长,其中3家实现双位数增长;营收出现下滑的有19家,其中6家跌幅超10%。
位列中国乳业前三的依旧是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其中,伊利实现正增长,以619.33亿元(2024年同期为596.96亿元)稳居榜首,蒙牛乳业以415.67亿元(2024年同期为446.71亿元)列第二,光明乳业以124.72亿元(2024年同期为127.14亿元)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36家上市/挂牌乳企今年1-6月合计实现净利润约105.7亿元,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占比近9成。其中,伊利净利72亿更是堪称“傲视群雄”。
逆势上扬,低温鲜奶增长显著
纵观2025年上半年国内乳企发布的半年报,低温鲜奶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伊利、蒙牛、光明、新乳业等头部企业的相关产品线均录得稳健增长,显示出该品类逆势上扬的强劲势头。
新乳业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其低温品类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24小时”鲜奶与高端鲜奶及“今日鲜奶铺”系列共同实现双位数增长,“活润”系列通过产品迭代创新,实现了超40%的高速增长。
蒙牛同样在这一赛道表现亮眼,其鲜奶业务上半年不仅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实现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也同步提升;伊利则以金典4.0鲜牛奶持续赢得市场,带动低温白奶品类营收增长超20%。
什么推动了低温鲜奶的逆势增长?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谈道,“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在选购乳制品时,不仅关注产品品质,也更加看重健康属性。他们倾向于选择更新鲜、更天然的产品,这使得以‘鲜活’为标签的低温鲜奶和低温酸奶需求持续攀升,消费者也逐步建立起稳定的饮奶消费习惯。”
渠道专供带动业绩,加大新场景开发
近日,蒙牛秋日限定新品“小鲜语生牛乳香芋奶”登陆山姆超市,刷屏全网并引发抢购热潮,据称使用广西荔浦芋和100%生牛乳制作。
蒙牛集团总裁高飞表示,“从年初以来,我们强化打造线上的网销商和整个线下的经销商,加快下沉市场的拓展,重点突破弱势区域。同时积极深化仓储会员超市、零食量贩等零售新兴渠道的合作,多款渠道定制化和专供品已经陆续在京东、天猫、拼多多、胖东来、盒马、奥乐齐等上市。”
据悉,“冠益乳早8吨吨桶”在山姆一经上市便成爆款,特仑苏200ml大师限定装新品联合华润、沃尔玛等系统举办新品发布会及快闪秀,产品月销售突破1亿元。
新乳业则在财报中提到,其在零食量贩渠道渗透成效显著,渠道端以DTC模式为重要增长引擎,主动顺应渠道变革趋势,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渠道与服务创新也是伊利面向未来的又一重要探索。报告期内,伊利探索“医疗+营养”新模式,将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药店等新场景,精准触达养生新圈层。多家乳企认为,渠道变化反映了消费场景和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传统商超渠道客流下降,新渠道快速崛起,也为乳企带来了多元化增长机会。例如,伊利的液奶在新零售渠道的收入占比已达到30%。
奶粉业务被点名表扬,伊利稳居榜首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乳企的奶粉业务在上半年出现回暖迹象。在国家生育政策“东风”和企业营销投入影响下,奶粉业务成为乳业半年报中的一大亮点。其中,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26%,其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市场份额达18.1%。蒙牛尽管营收净利双降,但其奶粉业务上半年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2.46%;澳优乳业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4%,其羊奶粉业务海外市场实现同比增长65.7%。
健合集团婴配粉产品实现营收约19.71亿元,同比增长9.62%(去年同期婴配粉产品营收约17.98亿元)。健合在财报中表示,公司于中国市场婴配粉营收实现同比10%的增长,截至2025年6月,合生元超高端婴配粉市场份额已上升至15.9%;同时,财报提到,期内1段、2段婴配粉表现尤为强劲。
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乳企奶粉业务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国家生育政策优化带来市场需求释放;另一方面,企业创新力度加大,推出更多高附加值产品,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但也有部分奶粉企业上半年业绩承压,如同样作为奶粉头部企业的中国飞鹤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贝因美的整体营收有所下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