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药企上榜数量创历史新高,云南白药、中国生物、华东医药、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石药集团。

全球制药企业50强,中国6家药企入围

近期,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2025年度《全球制药企业50强》,国内6家制药企业上榜。

该榜单每年的数据来自全球医药市场研究机构Evaluate,主要依据各制药企业2024年度处方药在全球的销售收入进行排名。同时,统计了各企业在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和研发投入率(R&D费用/销售额*100%)的相关情况。

1.云南白药:以55.56亿美元销售额位列第33名,是上榜中国药企之首。其核心优势在于对传统配方的深度挖掘和市场统治力,如2024年云南白药气雾剂在肌肉-骨骼局部用药中成药领域占据绝对地位(份额91.8%),收入突破21亿人民币,增速超26%。

产品配方国家最高级别保密待遇让其无需像其他创新药企那样投入巨资研发,但核心产品护城河极深的情况也导致了其研发投入在6家上榜中国药企中最低,R&D0.47亿美元,研发投入率0.85%。

2.中国生物:第39名,与去年排名相比下降一位。2024年度全球销售额、R&D和研发投入率分别为40.22亿美元、6.7亿美元和16.66%。

此次上榜的产品覆盖肺癌、肝炎和骨质疏松领域,有安罗替尼(福可维)、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骨化三醇(盖三淳),业绩势均力敌,分别贡献了5.94亿美元、3.23亿美元、2.54亿美元的销售额。

2024年报披露,安罗替尼新适应症加速获批,如一线肾细胞癌、一线软组织肉瘤两个适应症。与贝莫苏拜单抗等多种联用方案不断拓展适应症边界,适应症总数已达到9个。

3.华东医药:第41名,首次上榜。华东医药称,2024年年度经营业绩达到自成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2024年度全球销售额为39.56亿美元。

华东医药2024年医药工业研发投入26.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77%,其中直接研发支出占医药工业营收比例为12.91%。

医美板块成为华东医药此次上榜关键推力——聚己内醋微球(伊妍仕)和玻尿酸(Lanluma),其中伊妍仕新剂型M型于2024年获批注册,可进一步巩固其在再生医美领域的领先地位。

4.百济神州:以37.80亿美元销售额首次跻身榜单,位列第44,也是6家上榜中国药企中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R&D和研发投入率分别为18.54亿美元和49.05%。

其核心突破源于泽布替尼(百悦泽)的全球性成功,该药2024年全球销售额为26.44亿美元,更是凭借这一出色成绩跻身全球销售额TOP50药品榜单。

头对头击败伊布替尼后,泽布替尼改写BTK抑制剂市场竞争格局,成为首个在疗效和安全性上超越“同类首创”药物的国产创新药,推动其在美国、欧盟等主流市场快速放量。

5.恒瑞医药:位列榜单第46名,较去年提升两位,显示其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24年度全球销售额、R&D和研发投入率分别为36.32亿美元、7.85亿美元和21.61%。研发投入规模在国内制药企业中位居前列,仅次于百济神州。

此次上榜的产品覆盖创新生物药、造影剂和麻醉镇痛药等多产品矩阵,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碘佛醇(安射力)、酒石酸布托啡诺(诺扬)表现均衡,分别贡献了3.58亿美元、2.70亿美元和2.69亿美元。

今年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苹果酸法米替尼,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含铂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这是其在华获批的第10个适应症,此前已覆盖淋巴瘤、肝癌、肺癌、食管癌、鼻咽癌等多个癌种。

6.石药集团:第48名,重返榜单。2024年度全球销售额、R&D和研发投入率分别为36.10亿美元、7.03亿美元和19.47%。

丁苯酞(恩必普)贡献主要业绩,2024年度全球销售额11.41亿美元。同时,石药集团还在培育新的产品增长点,如注射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明复乐)、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多恩益)等产品均能快速增长,带来不错的销售贡献。

中国药企正在缩小与,跨国公司全球化和研发投入差异

纵观整个Top50榜单,美国强生、艾伯维和默沙东稳居前三甲,2024年度全球销售额均约550亿美元上下,销售额是上榜中国药企的10倍以上。

不过,中国药企正奋力追赶,其核心驱动力在于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以及深化的全球化布局。

中国头部药企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要在创新药领域立足,高强度、持续的研发投入是绕不开的门槛。8月19日,华东医药公布了2025上半年业绩,医药工业研发投入14.8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3.75%,持续的高强度投入支撑着其在内分泌、免疫、肿瘤等领域布局了超过80项创新药管线。

与此同时,这种研发的长期主义正逐步兑现。百济神州历经多年高研发投入,终于在2025年首次实现营业利润与归母净利润的全面盈利,泽布替尼已在超过65个国家获批上市,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攀升。

中国生物制药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样印证了这一点,创新产品收入已达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2%,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44.4%,预计全年创新收入占比有望实现50%。像HER2ADC双抗TQB2102、CCR8单克隆抗体LM-108、JAK/ROCK抑制剂罗伐昔替尼片等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未来有望加速审批。

研发投入之外,各家企业也正根据自身优势,探索不同的出海路径。

百济神州构建了全球化研发、注册和商业化体系,今年启用新英文名“BeOne Medicines Ltd.”,进一步彰显了强化全球协作网络的决心。

而云南白药作为老字号企业,探索“传统资源+现代渠道”出海路径,已在美、加、英、日、韩及东南亚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本地经营主体,开展产品注册和渠道建设。白药系列产品成功打入亚太、欧美、中东及非洲市场。同时,公司强化上游资源整合,2025年在磨憨口岸实现中药材首次通关,构建跨境供应链体系。

华东医药选择了高度聚焦的精专路线——高端医美。目前,已拥有“微创+无创”医美国际化高端产品40款。2024年持续布局并推进医美产品海外注册工作,新一代注射用皮肤填充产品KIO015目前处于欧盟MDR-CE认证技术审评阶段,预计2025年内获得欧盟CE认证。

石药集团则通过技术授权,实现轻资产高杠杆运作,十余项创新成果实现对外授权,如近期与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就口服GLP-1激动剂达成合作,总包超20亿美元。

纵观我国创新药和对外授权情况,2025年上半年,我国共批准创新药43款,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批准创新药48个的全年数量,同时对外授权总金额达到519亿美元,显现出了强劲势头。

当然,从“仿制跟随”向“创新引领”跨越,追赶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6家中国药企进入全球TOP50!云南白药、中生、华东、百济、恒瑞、石药

图源:米内网

图源:米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