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兴全基金增持港股诺诚健华至5%,构成举牌。而兴全基金只是机构资金南下“抢筹”创新药的一个缩影,易方达、睿远以及私募神农投资都曾在上半年举牌港股医药。
2025全球制药50强揭晓:中国药企,不再是“陪跑”。
2024年可以看作是创新药行业发展的拐点。国内创新药企业商业化能力提升,头部企业盈利能力显现。
百济神州说话算数,在今年第一季度实现了盈利。
创新药是一场豪赌,而现金是创新药企活下去的根本,无异于创新药企的生命之源。
复星医药、达仁堂、博雅生物、莎普爱思......2025年初至今药企出售旗下资产的案例已超10起。
3月19日晚,和黄医药发布2024年年报:去年实现收入6.3亿美元,同比下滑24.8%,净利润为3770万美元,低于2023年的1亿美元。
在全球医药产业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欧洲市场作为世界第二大创新药市场,正成为国内创新药企争相布局的热土。
1月17日晚,君实生物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预告。
落袋为安。
国资加速整合,巩固头部地位;民营中药企业陷经营困境,引国资“救场”;产业资本入局,推动上下游协同。
进入2025年,资本市场开启新一轮收并购——上海医药拟收购上海和黄药业10%股权,成为其实控人,交易金额达到9.95亿元。
2024年上半年,港股、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创业板中,17家Biotech实现盈利。
林利军首次减持君实生物A股股份。
可持续的创新药产出离不开充沛资金的支持。
斥资3亿造芯片,“火腿第一股”还能折腾多久?
2025-10-13
广交会开幕倒计时:采购商数量环比增长14.1%,3600家企业首次亮相
2025-10-12
具身智能赛道 再现亿元级订单
两部门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
杨德龙:受美股暴跌影响,下周科技股或继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