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潮汐涌动之下,创新药驶入新时代。
保持市值长牛,秘诀是什么?
领涨创新药行情的高额BD“潜力股”荣昌生物,还没有拿到大型MNC的巨额支票。
近日,原武田制药全球高级副总裁、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加盟百济神州一事,引起了行业不小的关注。
2025全球制药50强揭晓:中国药企,不再是“陪跑”。
2021年,77款创新药获批进入国内市场,刷新中国批准创新药的年度记录。
时隔六年,港股又好起来了,2025年港股IPO募资额跃居全球第一!
近日,荣昌生物公告其核心产品泰它西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专利权期限补偿,补偿天数为1827天。
2025年医保谈判已非常临近了。
真正的创新突围,是在研发能力与执行力“双强”的基础上,有准备、有能力构建完整的“研发-临床-内生商业化”的价值链条。
被明星项目和少数赛道光环遮蔽的是惨烈的同质化竞争与低效内卷,从交易狂欢到价值高地,中国创新药还需穿越周期。
Monte Rosa将获得5000万美元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同样可能超20亿美元。 罗氏在分子胶赛道的加码,仅是跨国药企(MNC)竞逐分子胶赛道的缩影。 除罗氏外,诺华也在与Orionis
谁将是下一个“肿瘤霸主”?成,意味着荣耀、地位、话语权,以及囊中数百亿美金的真金白银。
5月13日,葛兰素史克发布公告,终止与iTeos合作研发的TIGIT 单抗EOS-448。这场总价近21亿美元的豪赌黯然收场。
20%的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年增员百人,放在如今的创新药企上都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标的,更别提本土CRO了。
高昂的研发成本、复杂的生产工艺、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以及较难提高的市场接受度……AAV基因疗法身上压着的,远不止三座大山。
IVD集采政策的影响开始显现,外资巨头也概莫能外。
最早被关税风暴波及的,竟是MNC。
制药巨头陆续公布2025Q1财报。
自2020年启动“全力致胜(Play to Win)”战略以来,赛诺菲对自身业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资源向免疫学和炎症领域倾斜。
4月22日,罗氏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向美国投资500亿美元。
时间来到2025年,代表中国药企参与全球竞争的“四驾马车”已经形成新的格局——恒瑞遥遥领先,中生制药、石药优势显著,百济神州成新客。
肿瘤治疗领域一直是各大制药巨头全力竞逐的市场要地,2024年其全球市场规模再创新高,TOP30肿瘤畅销药以1474亿美元的销售总额刷新历史纪录,较上年增长151亿美元。
就在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减肥药在市场缠斗之际,礼来再放“大招”。
因安全隐患,辉瑞终止口服GLP-1减肥药Danuglipron研发。
美英央行独立性告急!政治干预阴云笼罩,金融稳定还能否守住?
2025-07-14
农业中关村新质蛋白资源挖掘与利用产业研究院成立
2025-07-13
AI在线办公三国杀升级,飞书5年突围路,法宝是只交付务实能用的AI产品功能
7天6板!中报预增44倍引爆股价!华银电力:10年9亏0分红,4年失血93亿
关税阴云笼罩欧盟与墨西哥,欧元跌至三周低点